有饮食业界人士透露,中式食肆或酒楼的厨房运作情况较特殊,难以进行厨余回收。市民亦常称在家分类厨余会出现卫生问题。有环保团体就认为,社会普遍对厨余回收有误解,才会认为是麻烦的工作,只要市民明白厨余回收的用意及认识一些小技术,就能轻鬆进行回收。
业界人士指,本港中式食肆如茶餐厅,厨房地方狭窄,难以增加分类回收设备。厨房人员又习惯把所有不要的物品一起丢弃,如碎碗、破抹布等,和可回收的菜头菜尾混杂起来。加上食客用餐后习惯将非食物如牙籤、纸巾等等都放入食具中,厨余常常混有杂物不宜回收。至于酒楼宴会后的厨余特别多,但混入杂物的情况更严重,时有一些彩纸碎等。该人认为,在短期内大部分中式食肆无法有效回收厨余。
绿领行动高级项目主任蔡家民认同,本港食肆厨房有一套运作以久的习惯及模式,要作出改善就需要时间去适应。他认为,厨房面积再小,都有特定的地方暂存垃圾,只要在原有的位置,多放一个垃圾袋去收集非厨余,就可以达至简单的分类。
至于食客方面,食店可提供一些骨碗、壳碗,再提供一些文字提醒,相信大部分港人都愿意合作,把骨壳及非厨余等物放入骨碗中,可望减少混入杂物的情况。他表示,市民通常认为厨余回收是一项麻烦及不卫生的工作,事实却非想像中困难。他指,最大障碍主要是市民因缺乏回收意识,下意识地认为「多了事要做」;另外,市民又担心积存厨余会变坏发臭引起卫生问题。其实家居厨余量有限,而且每天拿去回收,一般不会变坏或有味。他建议,如大厦未有厨余回收,市民亦可先行分类厨余再弃置,以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有利日后实施垃圾徵费后减少垃圾量。
下一篇::肥彭继续说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