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打击“菜篮子”产品领域违法犯罪……
拎好“菜篮子” 我省出“十招”
“菜篮子”虽小,却装着大民生,反映着百姓的幸福感。12月1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今年以来,我省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做好“菜篮子”保供稳价工作。我省食品价格涨幅大幅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下降,11月同比下降1.9%;1月至11月累计上涨2.7%,保持在年度调控范围以内。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我省在稳菜价、降肉价上做好了大量的工作,但部分“菜篮子”品种价格与全国相比仍然较高。接下来,我省还将通过十项有力举措提稳百姓“菜篮子”,拎出民生幸福感。
强化督导“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
今年以来,我省针对生猪、蔬菜市场价格高,供应量不足的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研判价格走势、并制定调控措施。省政府与市县政府主要领导签订《海南省人民政府2019-2020年度落实“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责任状》,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督促各市县政府加强组织领导,把稳定猪肉、蔬菜等“菜篮子”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省政府还出台《海南省“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考核办法》,强化对市县落实“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的督导考核。并建立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和通报机制,加大生猪补栏和供应量,狠抓重点环节,稳定蔬菜价格。
“我省进一步完善猪肉价格采价机制,动态分析猪肉价格变化情况,并建立猪肉等价格排名通报机制。每周通报全省18个市县的猪肉、牛羊肉禽肉、蔬菜市场零售价格情况,督促被通报的市县及时采取措施调控猪肉价格。”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11月,我省生猪存栏量约238.27万头,出栏量约261.31万头。同时加大岛外生猪调运量,今年1月至10月累计入岛生猪约57万头。为不断优化流通体系,减少蔬菜流通中间环节,我省还落实“绿色通道”政策,减免企业进岛瓜菜过海费用,增加调菜积极性和蔬菜供应量。
多因素影响我省“菜篮子”价格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尽管我省在稳菜价、降肉价上做好了大量的工作,但部分“菜篮子”品种价格与全国相比仍然较高。究其根源,一些客观因素不容忽视。
该负责人表示,我省的岛屿经济及地理位置导致物价水平较高。加之生产受热带气候条件制约,导致我省常年蔬菜自给率不高,造成短期内蔬菜价格过快上涨。在流通环节,因为蔬菜不能完全自给自足,我省需要从云南、广西等地外调,流通环节多、流通费用高;加之市场建设及管理滞后,摊位费等市场收费偏高,也会导致农贸市场“最后一公里”环节加价高,推动菜价上涨。
近年来,受种植、人工、物流、土地等成本不断增长的影响,我省蔬菜种植成本也呈现上涨趋势;随着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水电气油、垃圾、污水处理费等资源环境价格改革会传导至商品服务价格;劳动力、租金等成本上涨,都导致生产成本上升。海南是旅游大省,旅游拉动特征明显,旅游旺季随着旅游人口快速增加,也将加剧农副产品的供需矛盾,一定程度上推动价格上涨。此外还有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期间,受琼州海峡停航影响,蔬菜价格波动较大。
十大举措做好“菜篮子”保供稳价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省将通过十大举措做好“菜篮子”保供稳价:
一是切实落实“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二是严厉打击“菜篮子”产品领域违法犯罪;三是加强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四是加大生猪补栏和生猪市场供应量;五是加大推进公益性蔬菜流通体系建设;六是强化对市场价格的调控力度;七是加强疫情期间和重点节假日、灾害性天气期间市场价格调控;八是加强市场监管,严格落实明码标价制度,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囤积居奇、操控物价、恶意涨价、缺斤短两、掺杂使假、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九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参与“菜篮子”工程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建设格局;十是加强督导,进一步加强对市县落实“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进行督导,督促市县政府落实各项保供稳价措施。(记者 傅人意 通讯员 李小灵 实习生 王伟君)
责任编辑:李学磊下一篇::天津市构建“财政+金融+担保”机制 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