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表示,下一步将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继续支持通过并购重组进行产业整合,以优异成绩庆祝十九大召开。
姜洋是在12日北京举行的2016央视财经论坛暨上市公司峰会上作出上述表态的。据央视财经,姜洋在总结近年来证监会工作时称,完善市场并购重组或退出机制,今年全市场并购重组交易1890亿单,交易金额1.60亿万元,持续三年保持高位运行的态势。
在国企并购重组方面,姜洋介绍称,证监会推进了大型国企央企的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今年前10个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496单,交易金额5747亿元,占整个并购重组交易金额的35%。
对此,姜洋评价称,大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后,发挥了1+1大于2的效果,国企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譬如宝钢股份吸收合并股份,提升行业竞争力。招商局整合招商地产,做优做强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国优集团实施内部整合,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战略,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今年可以称作是A股市场的并购重组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风起云涌。与此同时,相关监管也在加强。证监会9月发布了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被业内称为 史上最严重组新规 ,标志着监管层对资本市场全面从严监管进一步落实。
进入12月份以来,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已经审核了12家公司的并购重组申请。其中,8家获得无条件通过,4家获得有条件通过。此外,今年以来审核的249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申请中,被否的公司已达22家,通过率91.16%。获得无条件通过的公司数量增加,并购重组申请被否的数量大幅增加,均是并购重组审核趋严的表现。
证券日报援引业内人士表示,有条件通过的公司需要补充相关材料,现在直接减少这种情况,而变为无条件通过或是否决,相当于堵死了 补充材料 这条路,是趋严的一种表现。
监管层人士曾于今年6月底在保荐代表人系列培训班上透露,未来并购重组审核将减少 中间地带 ,将仅有 无条件通过 和 否决 两个结果。
国信证券投行事业部副总裁、并购业务总部总经理龙飞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称,预计未来A股并购市场的机会将更多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脱虚向实。他认为未来的变化主要有三点:
第一,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的出发点是更多地去关注它的商业本源,或者说更多地去关注产业协同性,而原来那种过多追求互联网金融、手游、影视、VR等概念式的重组未来会越来越少;
第二,从行业看,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多地脱虚向实,更多地转向高端装备、医疗大健康、消费升级等行业,和原来更多地关注轻资产的业务模式会不一样;
第三,未来的并购重组方案,中规中矩的会越来越多,而比较炫的则会越来越少。
至于国企并购重组,华尔街见闻曾提及,国资委在上周的通气会上明确了央企重组的三大思路:瞄準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推进重组;助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推进重组;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效率推进重组。
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上周表示,这两年的央企重组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明年央企数量会继续减少, 明确地说,会减少到两位数。 目前中央企业户数已调整至102户。
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11月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央企并购重组将沿两路推进,一是以 一带一路 战略为推手,力促优势企业之间的重组,目的是做大做强,增强全球竞争力,比如南北车合并;二是以过剩产能行业为主的重组,其主要推手是供给侧改革,这种重组是以结构调整为主,重点围绕去产能、去库存。
下一篇::沪指沖高回落跌0.46% 创业板刷新9个月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