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险资可做举牌者 不能做搅局者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6年12月15日

党媒:险资可做举牌者 不能做搅局者

原标题:股市欢迎怎样的人(金海观潮)

近期,保险资金频频举牌上市公司,已成股市的白热化谈资。是是非非中,市场各方对于保险资金态度的微妙变化,是一个需要深思的现象。

长期以来,A股散户比例过高,专业机构持股和成交量占比小,被认为是市场投机性强的重要原因。所以,吸引长期机构入市,一直是市场发展的关键点。保险作为资金实力较雄厚的机构,其入市不但能为股市提供源源不断的 弹药 ,也有利于推动市场规模成长和结构改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股市对保险资金完全持欢迎态度。从上世纪末放开保险购买基金,实现间接入市,到开闸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再到不断提高入市资金比例的上限,市场都是当成重大 利好 。

从保险一方看,获準入市后的很多年里,并不显山露水。直到近两年,保险行业资产规模迅速扩张,又遭遇市场收益率水平不断下行的 资产荒 。如何管理运用好庞大的保险资金,找到收益与风险匹配的资产,成为保险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市公司中有不少估值合理、业绩稳定,保险机构买入力度不断加大。险资对股市这一投资渠道越来越倚重,其在市场中的存在感也迅速上升。

如此看来,股市需要险资,险资需要股市,本该是 双赢 局面。现实情况却是,这一两年,部分机构风格激进、动作猛烈,不断挑动市场神经,客观上已引起监管层、相关上市公司、部分投资者的不满和排斥。

从一个受欢迎的角色,变得饱受质疑、引发争议,这与部分机构的所作所为大有关系。此类行为是否 擦枪走火 、监管上如何更好规制,还有待明确。退一步说,即使这些行为合法合规,但既然成为市场的一分子,而且是备受关注的大机构,就不能忽视在市场中与别人的相处之道。如果被贴上姿态兇猛、我行我素、兴风作浪的标签,不会得到认同。顾及各方诉求,为市场贡献正能量,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成为真正被股市接纳的投资人。

要做稳健投资者,而不是短线投机客。保险资金来到股市,就是为了投资回报,这一点无可厚非。但作为体量庞大的机构,应坚持稳健审慎原则,其收益主要应来自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成长价值,而不是短期暴利。反观近期一些机构,打起市场存量资金的主意,频繁短炒、快进快出,在零和博弈中从别人口袋里快速 掏钱 。普通小投资者这幺做还情有可原,大机构也采取如此散户化的操作模式,既非长久之计,也不会受其他投资者 待见 。

要做价值发现者,而不是题材制造者。机构是专业化投资者,无论是投资理念还是专业水平,相比而言都更有优势。市场整体能否形成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大风气,机构的导向作用更大。应当说,近些年来,大部分保险资金都投向了经营基本面稳定、分红派息率高的优质股票。然而,最近也有一些机构采取了 买而不举 策略,买入比例达到近5%的举牌线位置,然后通过各种渠道放出风声,制造 举牌 概念,吸引投资者跟风。这种做法的出发点究竟是什幺,不免令人生疑。

可以做举牌者,但不能做搅局者。恶意收购、门口的野蛮人 这些词汇听起来都有些贬义。事实上, 野蛮人 的存在并非没有积极意义,其高超资本运作技巧和强大资本整合能力,会让上市公司现有管理层不敢有丝毫懈怠,时时刻刻想到被并购的风险。这种 威胁 的存在,能够促进市场效率提升,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驱动力。然而,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收购,都要以资源的更高效配置为前提。在并购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自的专业优势,考虑公司经营的延续性稳定性。如果一味 霸王硬上弓 ,最终毁掉了一家好企业,那就成了搅局者。至于为了一己私利,把上市公司当作工具,想通过各种资本游戏 坑 其他股东,就更不能让人容忍。

上一篇:美联储决议前道指收近2万点 期金跌至10个月低位
下一篇:沪指探底回升涨0.06% 巨丰:调整尚未结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