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底,在一场有关中国经济如何 脱虚向实 的大讨论中,马云和宗庆后打起了擂台。
率先发难的是老牌企业家宗庆后。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对话》节目中,一众实体经济企业家代表集体抨击了马云提出的 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 之说,年逾古稀的宗庆后直接表达了对这一理论的不屑: 除了新技术之外,其他几个新都是胡说八道。 坐在一旁的董明珠说,她 感受到了宗总内心的激动 。
2016年12月29日,马云在出席 江苏省浙江商会十周年大会 时,主动谈到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争,并认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不是对立关係,企业家切不可活在昨天,抱怨明天。 中国不是实体经济不行了,而是那些不行的实体经济缺少开拓精神,未来30年竞争会更激烈,但也会看到很多新的实体经济出来。 马云的这番讲话,像是对宗总的隔空回应。
照此看来,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已经给各自的企业家群体带来了两种固有的、完全不同的思维烙印,辩论或者学术之争并非辩手 极端 ,但只能选择 是 或 非 一方的观点, 折中 则辩论不下去。退一步而言,实体经济的执着与虚拟经济的变化,两者的理念冲突一直鲜活地存在于人类的现实生活中,类似宗庆后和马云格格不入的对立观点,在美国、日本企业家中也并不鲜见,但人家不仅相安无事,还在实际的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融合。
但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宗庆后们与马云的分歧,多少道出了技术经济学与创新经济学之争。
着名政治经济学家穆勒是最早发现 发明 与 创新 矛盾的人之一; 经济学之父 亚当 斯密则认为, 发明和技术变革都是创造 国民财富 的重要因素 ,这与宗庆后认同 新技术 是财富创造的核心基础之说同根同源。
不知马云是否听说过,被誉为 创新之父 的熊彼特也有 五新 之说, 即开发新产品、引入新生产方式、开闢新市场、获取新材料、建立新新组织。熊彼特认为,正是一系列创新推动了经济发展。熊彼特还认为,创新的原动力来自企业家 这是最早从企业的 技术 与 经济 结合的角度来理解创新的。
反观马云的 五新 如个性化定制、大资料等,并未超出熊彼特的 五新 之说範畴, 亦即董明珠评价的 五新不新 。实际上,实体企业家一直以熊彼特的 五新 之说,进行一轮又一轮的 破坏式创新 , 推动经济波浪式上升。
实际上,宗庆后、董明珠们对 五新 的不屑,也并不意味着他们拒绝拥抱创新。宗庆后在商业管道、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能力并不逊色,董明珠更是先后与马云、刘强东联手推动格力电商化。实体经济企业家和虚拟经济大佬们与其相互 鄙视 ,还不如坐在一起好好赚钱,这才是最和谐的一幕。归根到底,虚拟经济产生、依存于实体经济,服从、服务于实体经济,不可过度偏离、脱离于实体经济。既要看到实体经济的基础地位,又不可忽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反作用。
搞实业,在任何时代的任何地方都是值得尊重的。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已经无需多言,但那种彻底摒弃互联网,将已经形成的多元化社会倒退成单极化社会的思维,则万万不可。
下一篇::航拍海南规模最大独立跨海桥梁 投资3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