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养猪大户与猪周期的十年纠缠:不想单干了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5月03日



养了10年猪后,江西省高安市良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范钰明决定将剩下的3000头肥猪全部卖掉。 养猪10年,不停地补栏、减栏、压栏,与 猪周期 纠缠了10年,现在不单干了。 他说,导致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正是眼下来袭的新一轮 猪周期 。

年前,猪价还在七八块钱一斤,现在已经跌到四块钱左右了。 范钰明叹息道,从春节到现在,他每个月都要亏10多万元。

范钰明所在的高安市是全国畜牧业百强县市,养猪是当地的传统产业。在高安当地,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 种田养猪是为了读书,读书是为了不再种田养猪。

然而,范钰明是个另类。考大学时,他选择了华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2008年毕业后,他选择了回家养猪。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 猪倌 ,范钰明身上有着一股别人没有的钻研劲,对养猪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2008年入行时,正赶上猪价大涨,范钰明瞅准机会一路扩张。短短一年时间,他的母猪数量从10多头增加到100头,肥猪从20多头增加到1000多头。

但他没意识到,这时行业风险也在悄然累积。2009年,猪价大跌,最低时仅4元/斤左右,不到一年前的50%。范钰明经历了他从业以来第一个 猪周期 拐点。 入行前就一直听说 猪周期 ,这是第一次体会到它的威力。 他说。

在亏损期,别人纷纷开始减栏,但爱钻研的范钰明却选择了逆势扩张。他说, 猪周期 之所以频频出现,就是因为猪价涨时大伙一哄而上,猪价下跌时又一哄而散。为此,他准备 逆周期 扩张,押注下一个风口。在他看来, 猪周期 波动就像风浪一样,在风浪中,小船容易被掀翻,大船则更稳。

这样盘算下,2011年,范钰明的母猪存栏达到500头,肥猪达到5000头。这次,他赌对了。2011年,猪价大涨至近10元/斤,范钰明赚了。

但不安感也随之而来。 看到行情这幺好,大伙都疯狂补栏,之前没人要的猪仔一下子被抢光了。这样下去,猪价肯定又要大跌。 他说。

果然,2012年,猪价再次下跌。而且这一轮亏损期一直持续到2015年上半年,范钰明将之称为 史上最长亏损猪周期 。 过去 猪周期 一般是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但在经历了这幺多轮 过山车式 波动后,散户大量退出,养殖的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抗亏损能力也越来越强。 他这样解释猪周期持续时间延长的原因。

在这轮 猪周期 中,范钰明严重亏损。期间,他也想过放弃,但一想到大跌之后必有大涨,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2015年下半年,猪价开始一路上涨。同时,随着环保门槛的不断提高,各地大量养猪场被关闭,生猪存栏量进一步减少。2016年,猪价突破10元/斤,每头利润达到上千元。短短一年时间,范钰明就赚了700多万元。

看着疯狂的行情,尤其是经历了几轮大涨大跌后,范钰明开始谋划新的出路。2016年下半年,他在维持自己猪场的同时,以入股形式加入了一家集饲料生产和生猪养殖于一体的大型农牧企业。

不出预料,这年下半年,猪价再次下行。但靠着与这家企业的合作,范钰明降低了饲料成本,勉强维持着经营。2017年下半年,生猪价格虽然止跌回升,但涨幅不大,范钰明依然没赚到什幺钱。

现在不想单干了。 范钰明说,回想自己与 猪周期 的10年博弈经历,破解 猪周期 怪圈,一要继续推进规模化进程,促进养殖行业 自我 升级;二要完善市场预警机制,解决养殖户信息 不对称 问题;三要延长产业链,促进肉品深加工。

上一篇:哥伦比亚对中国产碳钢焊接管启动反倾销调查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