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智能码头 洋山港四期开港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12月17日

全球最大智能码头 洋山港四期开港

130台AGV未来将成为港区内的「快递小哥」。新华社

【今日时报网讯】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装箱码头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昨天开港试生产。该码头采用代表目前国际集装箱码头技术最高水平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方案,标誌着中国港口行业的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迎来重大变革。

洋山港工程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方案,一批穿梭不停的自动引导运输车(AGV)是港区的「快递小哥」,它配有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即时交通状况提供最优路线,遇到运行路线拥堵,系统便会重新规划路线。除了无人驾驶、自动导航、路径优化、主动避障外,AGV还能自主诊断故障、监控电量,是工作、生活能够自理的「优秀员工」。

「中国芯」撑起「无人」码头

此外,洋山自动化码头最大的突破是给中国制造装上了「中国芯」,让国际航运市场看到中国企业在系统研发方面的潜力。港区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TOS)系统,是自动化码头得以安全、可靠运行的核心;上海振华重工研发的设备管控系统(ECS),也应用到洋山码头的作业中,组成了码头「大脑」与「神经」,实现码头作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自动化、智能化的革命性转变,在全球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40余座自动化码头中,首创多元化堆场作业交互模式。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董事长陈戌源表示,「国外很多港口企业和航运公司到洋山四期看了以后,对我们自主开发的系统很感兴趣,希望上海港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自动化改造。这意味着上海港将向世界进行技术输出。」

而电力驱动技术、第二代港口船舶岸基供电、节能新光源、太阳能辅助供热等技术的应用,也将为洋山四期建成零排放的绿色码头奠定坚实基础。自动化码头可实现24小时作业,通过远端操控、自动操控,不仅码头效率比过去有质的提升,还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0%以上。

据了解,洋山四期码头自2014年开始建设,历时3年建成陆域223万平方米、集装箱码头岸线2350米,可布置7个大型集装箱深水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初期为400万标準箱,远期为630万标準箱。目前,已完成调试的首批10台桥吊、40台轨道吊、50台自动导引车(AGV)将投入开港试生产,根据规划,洋山四期最终将配置26台桥吊、120台轨道吊、130台AGV。「上海已经成为国际航运市场的重要枢纽,无论是服务我国进出口贸易,还是推动国际航运市场复苏,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陈戌源说。

上一篇:这家日企造假波及全球,汽车飞机成“重灾区”
下一篇:沃尔玛联同京东、IBM、清华大学成立安全食品区块链溯源联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