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时报网讯】据中新社报道,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其他机构共同研发出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无人机。
这款大型货运无人机名为AT200,全长11.84米、翼展12.8米、高4.04米,最大起飞重量3.4吨,是当前国内外民用无人机领域的「大家伙」。它的货仓容积为10立方米,有效载荷达1.5吨。
26日,AT200在陕西蒲城内府机场成功「首飞」,整个飞行过程持续26分钟。飞机在预定高度盘旋两周,全程状态稳定,航迹跟踪精确,达到设计要求。

中国科学家研制的吨位级货运无人机AT200,10月26日在陕西蒲城内府机场成功「首飞」。(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供图)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研发团队介绍,AT200配备了先进的飞控系统和指挥系统,彻底摆脱对飞行员的依赖,在指控中心实现飞机「一键自主起降」。无人机飞控手只需监控机上状态,必要时通过简单操作即可改变飞行状态,极大降低货运成本和操作难度。
科研人员说,他们以单引擎飞机P750XL为原型机进行了无人化研发设计,突破了有人机改无人机总体设计、飞机 发动机 控制系统匹配、飞机气动参数辨识、全机质量特性测试等关键技术。AT200具有货运载荷大、续航时间长、起降能力强等性能优势,具有商业价值潜力。
举例来说,AT200的巡航速度为每小时313千米,续航时间长约8小时、航程2183千米,实用升限可超过6000米。飞机在满载货物时可以在200米以内完成起飞和着陆,甚至可以在土坡、草地上起降运行。如此一来,在陆运交通不发达的西部山区及高海拔地区,它也可以完成点对点的货运支线运输。
专家特别指出,AT200短距离起降能力解决了海岛大吨位无人机的起降难题,通过后续加设定点投放能力,进一步增加投放精度的飞机将在「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国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AT200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朗星无人机公司抓总研制,研发团队表示接下来将推进AT200的适航取证工作,争取早日投入商业运行。
下一篇::十部门联合发文推进快递绿色包装 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