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 》( 2017年01月25日 10 版)
近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捷运署决定,向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增购134辆地铁列车。据报道,这笔价值约2.7亿美元的订单,已经是中国中车在美国拿到的第三笔地铁订单。
中国地铁能够赢取竞争,可以说为中国制造业挣得了好口碑。此次交易则更上一层,中国中车以其优异的产品性能和标準化服务,成为唯一符合美方采购要求的供应商,这一成绩令人振奋。
近年来,以高铁、地铁为代表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上备受瞩目,这些 中国制造 靠品质说话,逐渐撕掉了人们贴在中国货身上的 山寨品 劣质货 等标签,也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缩影。
大体来看,目前的 中国制造 可以粗略分为几个层次。
偏低端的,主要还在单纯地卖产品,那些海外商超的皮鞋玩具上 made in china 四处可见,是人们对 中国制造 的最初印象。高一层的,卖技术卖专利,比如有不少企业向国外提供产品生产线,或者把专利技术出口海外,由生产线转向专有技术许可交易。如今,还有像中国中车这样的企业,开始围绕产品卖服务,从筹建、制造到维护、运营,做的是 全产业链 输出,无论在埃塞俄比亚、马来西亚,还是美国,中国中车胜出的背后都找得到 卖服务 的身影。
中国中车的经验是值得借鑒的,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不仅仅靠制造端发力,围绕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其实每个环节都大有可为,从前期融资、知识产权保护到售后维修、人员培训等配套服务,都是制造业提质增效的有力手段。正如 中国制造2025 提出的,要 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
当前,第三产业占中国GDP的比重越来越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成为新趋势。从美国的这份地铁订单,我们能够窥见,中国制造业的广阔未来。
下一篇::海工市场极度低迷 中国船舶2016年度预亏25至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