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2教授夺裘槎科研奖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1月09日

【今日时报网讯】记者冯炜强报道:「裘槎优秀科研者奖2019」及「裘槎前瞻科研大奖2018」由香港科技大学两名教授夺得,他们分别是科大生命科学部教授温子龙及生命科学部助理教授阮俊英,前者有关造血发育领域的研究,可能用以治疗脑部炎症、失智症等,后者的研究则有助遗传性疾病及癌症药物的研发。
温子龙揭造血干细胞功能
在过去的20年间,温子龙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利用斑马鱼这一个相对简单而别具优势的动物模型,凭藉全面遗传学方法,清晰的成像技术以及跨学科的交叉手段,有系统地研究造血发育领域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揭示了造血干细胞及多种白细胞的来源,发育及功能。
温子龙团队的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了造血干细胞、T淋巴细胞、髓系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以及表皮上的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关于造血干细胞,团队揭示了造血干细胞在斑马鱼胚胎中的分子机制和迁移路线。
此外,团队还阐明了吸引小胶质细胞前体迁移到胚胎头部的分子机制。通过对于这些血液细胞发育与功能的系统性研究,团队希望能为血液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生物学基础与新的思路。
温子龙的研究发现了小胶质细胞在胚胎发育早期迁移到头部的分子机制,为治疗那些与小胶质细胞功能异常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等)提供的新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方向。
温子龙表示,「当我们更好的了解小胶质细胞在正常情况下的发育和功能是如何被调控之后,就可以在它们出现不正常的时候及时干预,以达到用小胶质细胞来治疗与其相关的各种疾病,如脑部发炎、失智症、肿瘤等。」
阮俊英研究助抗癌药研发
另一位获奖者为来自越南的阮俊英,其主要研究与miRNA生物合成有关的RNA相互作用蛋白分子机制。每个miRNA是由其对应的primary RNA前体(pri-miRNA)生成的。
阮俊英实验室利用生物化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pri-miRNA的结构与miRNA之间的关係。其研究结果将帮助理解miRNA引起的人类疾病,以及在基因敲除技术中指导设计人工pri-miRNA。
miRNA广泛存在于人的各种组织中,而且与许多人类疾病相关,包括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体内miRNA可以通过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沉默体内的基因表达。阮俊英更成功地在体外第一次重建了pri-RNA加工複合体,揭示了miRNA生成过程,该工作有助于指导设计人工pri-miRNA。
上一篇:体检乱象:血液不检查就出结果 谁给了造假的胆量
下一篇:不足三成市民知饮酒可致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