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1、有利因素
(1)发展潜力巨大
2016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2.27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6.21%,中国已经处于深度老龄化阶段。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人口迅速老龄化可能使中国慢病负担增加40%。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提出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形成一批较强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使健康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健康产业总规模从2015年3.8万亿,到2030年增长到16万亿。
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医保控费、两票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政策相继出台并实施,医药分开的局面初步形成,医院处方外流,将给医药零售带来千亿级别的增量市场。
在医改、资本、互联网技术三大因素的影响下,医药连锁行业不断朝着规范化、集约化、专业化、差异化的方向创新发展。
(2)医药电商
随着 互联网+ 政策的进一步明朗,我国未来医药电商的发展潜力巨大,将呈快速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企业难以抵挡对万亿级市场的诱惑。促进医药、医疗和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企业的共享,推动医药电商加快跨界融合与发展,将是药品零售行业未来服务模式转型的关键。2015年12月7日全国首家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医院 乌镇互联网医院诞生。2015年12月10日,号称 全国首张电子处方 开出,它突破了网络问诊的限制,可以想象,未来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更多集中其医疗服务,而把药品销售的功能出让给零售药店或网上药店。
2、不利因素
(1)行业集中度低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医药连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我国医药连锁行业淘汰了一批落后企业,但企业多、小、散、乱的现象仍较为突出。根据国家食药监局《2015年度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年报》,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药品零售连锁企业4,981家、下辖门店20.49万家,零售单体药店24.32万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达44.81万家。
(2)市场竞争加剧
近年来我国医药连锁行业在政策与需求双重因素的推动下,取得了较快发展,然而,随着药品零售行业的不断发展,药店密度的增大,导致医药连锁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3)药品降价
近年来,国家对药品价格进行多次调控,对药品零售价格的上限实施限制,对超过限价售药企业进行处罚。大幅度的降价措施,进一步压缩了药品连锁企业的利润空间。
(二)零售药店市场规模
2015年,全国零售药店市场规模为3,092亿元,同比增长9.8%;2016年,全国零售药店市场规模为3,377亿元,同比增长9.2%。
综合以上因素,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医药连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预计,2017年我国零售药店市场规模将达到3,689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複合增长率约为9.30%,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265亿元。
下一篇::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迎转型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