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培达近年来投入到了舞台剧、歌剧方面。受访者供图
他是一位电影配乐大师,《七月与安生》《寒战》《如果爱》等风格迥异的电影配乐均出自其手,并先后为他拿下了八座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原创音乐奖;
他在华语流行歌坛留下过重要足迹,在郭富城、张柏芝、周笔畅、陈小春等多位歌手的专辑内页里,都可以看到他的名字;
近年来,他更转战音乐剧、歌剧领域,在今年合作歌剧《林徽因》时,就连导演田沁鑫都坦言,她一直无条件的投降式服从于他。
他就是出生于香港的金牌音乐人金培达。前不久,金培达接受了今日时报专访,日常生活中笑容可掬的他,在切换到工作状态时,一秒变得严肃认真起来。当提及缘何具有如此旺盛的创作力,金培达分享了自己的秘诀,那就是面对音乐、面对创作时,要永葆敬畏和好奇,任何时候,都不要太快地进入不以为然的状态。
1 母亲曾建议他去当律师自小喜爱邓丽君卡朋特
在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酒吧、夜店里的乐队演奏文化已经十分成熟,金培达的父亲,就是一位昼伏夜出的乐队键盘手。不过,你可以从一些香港电影、话剧里看出,在夜总会里弹钢琴,在当时并不是一个高等的职业。所以我母亲总告诉我,你那张嘴既然那幺能说,就去当律师吧。金培达说,所以即使家里有钢琴,也从来没人教给我。
14岁的时候,金培达前往美国就读中学。虽然家里人并没有刻意培养他的音乐天赋,但从小听邓丽君、卡朋特长大的他,有一天还是对音乐动了心思,我学的第一个乐器是萨克斯,学了一年多。后来,他考入旧金山州立大学,开始面临所有大学生都要经历的第一道难题:选专业。当时很多人都要念工程师之类的专业,而我最初也没有想要选音乐,因为觉得肯定不行啊,人家还有八岁钢琴神童直接升上来念书的,我听歌呢,都是听流行歌,这不搭边。不过,金培达最终还是选择了作曲系,因为我当时看到学校那本介绍课程的书,我就发现,好像什幺都能学啊,还有课程叫家政,原来这个都能拿学位。所以后来就决定说,我还是要读自己喜欢的。
进入作曲系之后,喜欢流行音乐的金培达接触到了另一个世界,刚开始,老师说你们要写二十世纪音乐,我还心里想,现在不就是二十世纪吗,当然写二十世纪音乐了。后来才知道,他说的二十世纪音乐是二十世纪的学院派音乐、学术性音乐。后来,金培达开始频繁出没图书馆,认真研究古典音乐,然后我就觉得,这个领域真是创意无穷,自己也非常喜欢。所以我的学习过程是很混杂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在做现在的工作时,不会对任何音乐产生偏见。
2 《E.T.外星人》看了三遍曾三天就写完一部配乐
1995年左右,正是《星球大战》风靡全世界的黄金时期,这部系列电影的配乐专辑,在全球卖出了上亿元。当金培达在美国完成学业,回到香港后,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也开始接触到了彼时相当热门的电影配乐工作。其实我一直非常喜欢电影音乐,像斯皮尔伯格的《E.T.外星人》,我看了三遍,每一遍都非常触动我。不过在回香港之前,我自己一部配乐也没做过。
在金培达刚入行的时候,正好是数码与胶片摄像交接的年代,当时导演就会去午夜场看观众的反应,有些观众可能很喜欢,也有些观众可能张口就骂了。导演回去之后,就根据这些民意反应再继续剪辑,音乐不行,重复太多了,要改一下我们就用午夜场来判断。也许是天赋使然,金培达的第一部配乐作品《孽恋》就受到了好评,后来,他又陆续为陈可辛导演的《嫲嫲帆帆》,以及邓衍成《狂野三千响》担任配乐,《狂野三千响》讲的是一对劫匪的故事,那应该是我最短时间内做出来的作品,大概只有三天。那三天里我就疯狂地工作,基本上就是不睡了,但是后来还是根据午夜场,改动了一点点。
如今,金培达已经凭《星愿》《如果爱》《伊莎贝拉》《十月围城》《寒战》《七月与安生》等电影八次拿下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奖,其中,《伊莎贝拉》还一举拿下第5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电影音乐银熊奖,使金培达成为第一位问鼎该奖项的华人。
下一篇::华晨宇2017火星演唱会10月开两场 将演唱新无字歌 - 娱乐 - 新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