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业人士协会会长 陈建强
镕置20年,早已被港府列为「十项重大基建工程」之一的落马洲河套区,终于不用再「晒太阳」!港深两地政府签署《备忘录》,共同发展87公顷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吸引创科企业、研发机构及高等教育院校进驻。当然,由河套发展区所谱绘的创科新愿景,能否实现并且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港深两地的创科发展、产学官能否整合共融。
港须连接创科链
新园区的发展主要有四大领域,包括机器人技术、生物医药、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明确展示港深两地的创科发展方向。至于该份《备忘录》,在内容上有四大要点,第一是明确以创新及科技为主体,兴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第二是明确土地业权属香港特区;第三是明确区内使用香港特区法律;第四是香港会为深圳一方认可人员,提供进入创新科技园的便利出入境安排。这四项明确,让整个河套地区得以明确起动。
创新、创科及创业早已一体三连,先由创新精神推动科技突破,再由科研成果催生科技产业,影响生产、服务及消费模式等经济社会活动。因此,在知识型经济、全球「平面化」的今天,创科便与每个国家、城市的发展挂耻,并且成为国力、潜力、竞争力的其中一个主要指标。
香港经济向来侧重金融、贸易和地产,创科产业生态链松散零碎,上游与下游产业脱节;创科人才人数虽不少,但他们在创科链上游的研发成果,却难以得到中游落实生产和下游商品推广的配合。欠缺完整的产业链和由官学产合力打造的空间平台,香港创科人才的努力,只能沦为象牙塔内的摆设,或者要向外地寻求转化转移的空间。
莫再故步自封
须指出,深圳已由「跟跑」变「领跑」,特别是在创新科技方面,只是十多年的时间,已被国际媒体形容为「中国硅谷」。4G技术、超材料、基因测序、新能源汽车、3D显示、无人机等领域创新能力已跻身世界前沿,腾讯、华为、大疆等一批高科技企业的增速更是领先全球同行。
香港呢?回归后的历届政府都积极推动创科发展,但一切的能量就虚耗在「政府做什幺都错」、「任何项目都是图利地产商」,「涉及内地就是『卖港』」的猜疑和「被迫害妄想症候群」之中。
今天的河套科技园计划,明明已由「业权归深圳,管理权属香港」,变成无论业权还是管理权皆由港方拥有;明明藉由深圳的市场、人才和技术,去推动香港的创科发展,无本而得巨利,要多谢也来不及。可惜,仍充斥着未了解先批评,凡事向最坏情况推想,甚至是见缝插针的抗衡。香港向以海纳百川为存活甚至致胜的本钱,在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都已遽减的今天,再没有任性的空间,再不能为求满足一己的政治诉求,故意抗拒两地共融共荣的历史大潮,更不能自我沦落为丧失自信、故步自封的「锁港」。
下一篇::香港需要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