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教署社区参与助更生委员会主席萧楚基
顷刻间,大家都沉默了。同学们都陆续收起笑容,看着微电影中的真实故事,感受片中人如何犯罪、摧毁美好生命及在狱中忆苦思甜。这是惩教署举办的「更生先锋计划」青少年讲座。有别于以往的互动剧场,惩教署今年以新形式,在讲座中,加入了微电影三部曲,带出在囚人士的心路历程及鼓励他们远离罪恶,支持更生。我有幸获邀参与这次意义深远的活动,不禁赞叹惩教署为了香港下一代,真是不遗余力。
教得一个得一个
惩教署这套三部曲,单是命名及主题,已尽见心思。三部曲分别是《代价》、《真爱》及《兄弟》,正道出在囚人士因一念之差而付出代价,包括失去社会地位、自由、真挚感情、个人意志及美好前途等。以首部曲为例,就是讲述一名股票经纪因股灾亏蚀,最终杀害女友骗取保险金。他入狱后,懊悔不已,思悟一生。这些故事,对于学生而言,似是遥远又毫无关系。然而,实情是,只要任何人一时冲动而行差踏错,就可能成为阶下囚,前途必然尽毁,成为电影中的真实人物。
惩教署介绍指,微电影的导演吴匡华自2012年起与惩教署合作,他说现时学生认为坐牢是等镕事。听到这一句,笔者不禁叹息,因曾经在收容年轻在囚人士的励敬惩教所,看到许多少女因毒品而入狱,想必她们犯罪时,都没想过后果非常严重,更没预料会失去自由和前途。如果一切能重来,若她们曾听过在囚人士的故事,能否悬崖勒马?
对待青少年,教得一个得一个,一直是惩教署的愿景。为了防止他们行差踏错,自2008年9月起,惩教署成立以中学生及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更生先锋计划」。计划包括一系列的社区教育活动,例如教育讲座、面晤在囚人士计划、绿岛计划、参观香港惩教博物馆、延展训练营、青少年座谈会、「创艺展更生」话剧音乐汇演及思囚之路等,向中学生及青少年宣扬「奉公守法、远离毒品、支持更生」的信息。
宣扬防罪及更生信息
观乎上述活动,不少都设有与在囚人士见面的环节,包括青少年座谈会、思囚之路及「面晤在囚人士」。笔者认为,与在囚人士倾谈,基于其互动性,最能触动青少年,引导他们反思。
第一,在囚人士在同学们面前出现,正是活生生的例子,让他们明白做错事,原来须承受严重后果,最明显是失去自由,不能像普通年轻人般上学、逛街、打机、上网及扮靓等,更会直接影响前途,扭曲正常人生路。
第二,在囚人士会带出爱的信息,例如在囚之时,真正关心自己的,只有亲人,特别是对自己不离不弃的父母。这可让同学反思自身与家人的关系,从而增加沟通和了解。
第三,当在囚人士谈及未来意向,都会提及在狱中进修学业及工作技能,这能使同学得知惩教署的更生工作,激发他们支持更生的动力,更会珍惜现有学习机会,洁身自爱。
年轻人问题,在今日香港,复杂得很。因此,宣扬防罪及更生信息,改变大众想法,变得愈来愈难,庆幸惩教署的官员及职员仍然迎难而上,乐于发掘更多渠道,教育年轻人。署方为加深青少年及学生的防罪及更生信息,自2012年11月起,将「更生先锋计划」各项活动加入教育局「其他学习经历」活动资料库内,期望向更多年轻人宣扬防止罪行、远离毒品和支持更生的信息。
笔者期望香港新一代,凡事先停3秒,想想家人和前途才做决定,遇不对的事,不能将就。将来,要一直走正路。
下一篇::泛民选委莫投白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