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事讲场】教协是教育政治化的罪魁祸首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5月13日

何子文

教协日前发表调查,指约四成受访教师有意离开教育界,当中近两成人计划辞职或提早退休,教协并指有关人等离开是基于「政治压力日增」云云。数字当然骇人听闻,但原来有关调查主要访问教协会员,但回覆人数只是1178人,有关结果正是在这千多人中得出的。

教协有9万多会员,进行的民调却只有千多人回覆,回覆率极低根本反映不了真实情况。而且,会回覆的主要是什幺人?主要就是一些立场较为鲜明以至极端的人,相反绝大多数教师根本没有兴趣回覆教协这样的一个调查。试问调查结果怎可能如实反映情况?

所谓民调带有政治目的

教协譁众取宠的民调结果公布后,教育局随即反驳,指有组织在网上开展问卷调查,其样本与业界人数相差极远,未有列明调查的取样方式、回应率及核实身份机制等,局方未能评论调查的代表性及可信程度,提醒社会人士,要小心考虑,以避免被人误导。教育局并指每一学年教师的流失人数均有一定的浮动,属常见现象,每年的全港教师调查,教师流失率维持稳定。

教育局的回应正指出了教协的调查,不但不科学、不合理、不準确,更是政治挂帅,别有用心,尤其是教协将教师离职归咎于所谓「政治压力」。从逻辑上讲,一般教师课堂授课,请问会有什幺政治压力?教授中英数、文科理科的教师,又何来什幺「政治压力日增」?而且,教师流动本属正常,教协进行这样一个民调,根本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就是借民调指摘政府向教师施加压力,从而挑动民情,抵制政府在教育界推动国情教师、国安教育。

然而,在学校推动国情教育、国安教育天经地义,各国包括英美国家都有推行,难道这些教师都面对所谓「政治压力」?显然,这样的民调结果并不公道,更是有失偏颇,但教协却藉此大做文章,正正反映教协才是教育政治化的罪魁祸首,也是香港教育乱象的根源。

教协捨弃专业违反初心

自从违法「佔中」及修例风波以来,本港教育乱象愈来愈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教协是一个由香港的大学、中学、小学、幼稚园各级学校教师组成的工会,既是一个教育专业团体,也是一个为教师争取权益的工会组织,亦是一个社会团体。这个「三位一体」的特点,让教协成功吸纳大批教育界人士加入迅速壮大。虽然教协是「三位一体」,但其根基始终是维护教师的专业,这才是教协成立的初衷,没有这些,教协不过是一个反对派政治组织而已。

既然是一个教师专业组织,教协在政治和专业面前,应该有所选择。但近年教协却不断以政治凌驾专业,由2014年的「佔中」,到修例风波以及近年兴起的「港独」思潮中,教协有哪次是从教师专业出发,有哪次是从教师和学生的利益出发?恰恰相反,「佔中」之初,教协就製作大量文宣教材,让教师在课堂上宣扬「佔中」;修例风波期间,教协更发动罢工,鼓励教师学生参与这场违法行动。教协一直罔顾专业,包庇纵暴煽「独」、诅咒警察的激进教师;「港独」言论在校园大行其道,教协则宣称是「独立思考」,还把「港独」书籍推介给学生;更公然妖魔化国情教育,把「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指引诋毁为中小学订立教学界线。教协的所为是在不断鼓动会员火中取栗,教协还有什幺资格以教育专业自居?

教协成立是维护教师的专业和权益,而不是为某些政治势力作打手,教协及其会员当然可以有政治立场,但如果教协因为政治目的,不惜捨弃专业,将教师推上抗争前线,让大批教师因为触碰红线而前程尽毁,这样背弃初心的教协还有什幺存在价值?教协妄称教育界承受巨大「政治压力」,但实际上教协才是香港教育政治化的罪魁祸首,一直打着教育专业的旗号将教育政治化,对于这样失德的教协,还应该继续坐视其在教育界煽风点火吗?(中通社资料图片)

上一篇:【国际视野】从英国律师事务所被制裁谈起
下一篇:【学研集】「泛民」能走出「三脚櫈」陷阱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