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八骏
「爱国者治港」,不仅需要改革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还需要推动传统公务员尤其政务官成为坚定的爱国者。现届政府已举行公务员宣誓拥护基本法和效忠特区的仪式,并将其制度化。绝大多数公务员均已履行,固然反映他们都愿意做爱国者。然而,更重要的是行动。公务员构成特区行政机关。衡量香港行政机关爱国者的重要指标,是切实贯彻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简称「目标」)中关于香港的定位和任务。
目标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区域智慧财产权贸易中心,支援香港服务业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并且,支持香港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尤其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行政长官等政府主要官员对于中央赋予香港如此重的使命,感到光荣。人们期盼政府尽快拿出具体方案来予以落实。
相比较,广州和深圳的行动快得多。
最近,广州印发《广州市关于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实施意见》(简称《意见》)和《广州市关于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简称《计划》)。
广深迅速提升自身定位
在《意见》中,广州首次提出建设五大「金融中心」:大湾区资产管理中心、大湾区绿色金融创新中心、大湾区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大湾区跨境投融资服务中心和大湾区金融要素区域交易中心。根据《意见》,广州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1年,重点构建政策支持的「四樑八柱」,并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第二步,到2023年,广州参与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成效显现。第三步,到2035年,广州将形成配置高效、便利安全、生态优良、充满活力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核心引擎,推动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在国际金融市场发挥重要影响力。
在《计划》中,广州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研究、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协调与监管和保障措施5个方面,提出48项行动计划,并明确责任分工。提出今后3年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路线图」。其中明确将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充分发挥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和平台作用,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做好交易所开业及交易品种研究储备,落实广州期货交易所在穗落户政策兑现。广州期货交易所重点拓展碳金融,是广州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创新中心的抓手。
几乎同时,深圳当局加快研究推动深圳提升全球性金融中心地位的政策措施。
深圳的雄心不可谓不气壮山河。21世纪前半叶,无论美国是否与中国在金融和高科技领域脱鈎,中国以其经济总量将很快居全球第一的实力,能够为人类贡献一个全球性金融中心。至今,普遍的看法,不是香港便是上海。但是,深圳不甘落后,努力后来居上。
广州採取另一种策略,即:以推动大湾区建设来提高广州的经济地位,表面看,是欲做大湾区的五大金融中心,其实,以大湾区为依託,广州也欲跻身具全球影响力的大都市。
政策制订与政务官关係密切
香港无论在大湾区还是整个国家层面都面临激烈竞争。中央领导全局和协调各方,但不会以牺牲内地和大湾区任何一个城市发展机遇为香港提供「舒适区」。中央是支持而不可能是担保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是支援而不可能是担保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区域智慧财产权贸易中心和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能否确保已有中心和建设新的中心,靠特区政府的政策制订和执行。政策制订与政务官有很大关係,政策执行则完全靠政务官和公务员队伍。因此,他们中间一些人必须克服对选举制度改革的牴触情绪。
下一篇::【香港脉搏】应为内地创业港青提供更全面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