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社成员 吴桐山
吴桐山2月11日在本版刊文《病毒黑天鹅的三波冲击》,当时已经说,投资市场竟然可以在中国春节假期过后迅速复原,完全未有反映疫情的冲击。我当时所说的「三波冲击」,第一是疫情对投资情绪的冲击;第二是3月起大家会面对差劣的经济数据;第三是疫情对全球的冲击。写此文时,我并不知道新冠病毒会在欧美国家如此大规模爆发,更没有料到欧美国家一早知道病毒存在,但应对仍然如此差劣。但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差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GDP双位数负增长不是噩梦而是现实,现在再加上疫情在欧美大爆发,对中国的出口业构成很大冲击,第二季度经济的复苏力度也不容乐观,最好的情况,全球经济也要下半年才可望回复正常。
恐再出现下一波疫情
美股在短期内大跌三成之后,有反弹是正常的。一旦欧美国家疫情见顶,也就是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不再上升,投资情绪可望大幅反弹。但大家不要忘记,哪怕这一波疫情受控,是怎样控制的?是全球各主要国家都实施封关锁国的措施下控制住的。无可否认,如果人与人之间不流动、不接触,那幺病毒固然无法传播,问题是,病毒会就此消失吗?既然病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没有完全消失,大家一恢复正常的人员流动,为什幺不可以再传播一次呢?毕竟第一波疫情大家是用中断人员流动来控制疫情,绝大部分人并没有染病得到抗体。因此,如果新冠病毒没有SARS病毒那种季节性,可以肯定,即使第一波疫情控制住,各地都只能缓慢、有序、胆战心惊地解除管制。这种情况下,经济难以急速反弹。
最差的情况,是这一波疫情受控之后,各地逐渐放鬆管制后,不幸出现下一波疫情。如爆发下一波,是不是又要再次封锁?各行各业如何应对这种无了期的市场冻结?投资者更加如惊弓之鸟。
人命可贵,当疫情令到医疗系统崩溃,必须以救人为先。但以极端手段控制住这一波疫情后,各地政府必须强化可持续的防疫手段,作为长远应对新冠病毒或其他新病毒的方法。所谓「可持续的防疫手段」,就是要求全民持续做好个人卫生工作,强化公共地方的清洁,使用新技术改革传统行业以减少人员接触,使用新技术追蹤人员流动及时发现风险,等等。
作最坏打算谋抗疫
现时,这一波疫情正在肆虐欧美国家,但美国总统特朗普、意大利总理孔特等国家领导人,都表达希望提早解禁的急切愿望。在全球化的21世纪,没有国家可以承受这种长时间封关锁国的措施,尤其是对香港和新加坡这种细小的外向型经济体更是难以想像。因此,各国必须做好公众教育和舆论引导,为以「可持续防疫手段」应对长期的疫情冲击做好準备。当然,大家都期望新冠可以如SARS病毒一样,到夏天就销声匿,但我们必须抱最好的期待、作最坏的打算。
下一篇::只要你够诚心 屋企都可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