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社成员 文武
在修例风波的影响下,香港经济步入技术性衰退,政府上周宣布推动第四轮合共9项纾困措施,涉及40亿元。这可支援中小企业解燃眉之急,无疑是负责任的政府应当的做法,相关措施亦对中小企具有实质的意义。不过,政府更应从根本出发,要认清暴乱才是导致经济衰退的根源,只有採取更积极的止暴制乱措施,才能从根源上保障经济发展的环境,否则暴乱不止,政府不论拿出多少财政,最终都可能化为乌有。
纾困措施解燃眉之急
政府最新推出的9项纾困措施大部分针对企业,特别是酒店、餐饮、零售业及其他中小企,包括减免非住宅用户每月75%的应缴水费及排污费,每户每月减免额为2万元水费及1.25万元排污费,为期4个月;补贴非住宅用户75%电费,每户每月上限5000元,为期4个月;宽免非住宅物业的差饷,在2019/20年度最后一季把宽免额提高至5000元。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本轮纾困措施主要支援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以保障就业,可惠及数以十万计企业。
平心而论,这些纾困措施都是从受到目前经济困境的中小企的实际运作出发,按中小企的日常运作开支的需要,提出支援,对处于困境中的中小企来说,确实有助解燃眉之急。而政府拥有庞大的财政储备,在香港经济面临衰退,大量中小企出现经营困难之时,挺身而出,推出多轮纾困措施,也是负责任的做法,值得社会各界和市民大众支持。
不过,政府更应该认清一个事实,眼下经济衰退的危机,其中一个最大的根源出自于暴乱,暴乱不止,香港难以改变经济发展的困境。过去半年来,因修例风波引发的暴动,让香港市面萧条,过去的闹市区油尖旺和铜锣湾一带,更加成为暴力频繁破坏的地区,一些过往人山人海的大商场,也被疯狂地破坏、焚烧,大量商舖无法正场业。
暴动令社会不稳,多个国家向香港发出旅游警告,内地游客亦不愿前来香港旅游消费,令香港其中一项支柱产业--旅游及零售、饮食业大受打击,大量的中小企受到严重影响,不少商户被迫倒闭、裁员。
必须止暴制乱才能解困
另一方面,暴动亦正在威胁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政治不稳,美国等西方国家叫嚣要对香港实施制裁等,都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令香港的金融业也受到影响,如果不是国家的支持,香港恐怕早已陷入难以摆脱的困境。
暴乱不止,导致经济出现衰退的根本原因没有排除,不论政府投入多少资金援助中小企,都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这边投入大量资金助中小企纾困解难,那边暴徒大肆破坏,政府的投入只能暂时起延缓的作用,而无助让中小企从根本上摆脱困境。
另一方面,在暴乱之中,亦须留意到有一小部分商户非但没有与政府同向而行,共同抵制暴力破坏,反而明裏暗裏支持暴力,甚至直接向暴徒提供援助,更有人提出要建立所谓的「黄色经济圈」,因而,不平息暴动,而不断地向商界提供财政支援,从某种角度看,犹如「抱薪救火」,政府投入的资金越多,暴动就越猖狂,最终无法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因而,政府在推出一系列的纾困措施的同时,更应该加强止暴制乱的力度。只有平息暴乱,让香港社会恢复平静,重回正常的轨道,美国及其他外国势力才不可能藉机搞事,破坏香港经济;只有止暴制乱,香港社会恢复平静,才能重振旅游、零售和饮食业,让大量的中小企重新恢复活力,真正走出困境;只有止暴制乱,恢复社会秩序,市民大众才有安乐茶饭,才能继续为香港打拼,让香港重新走上向上发展的轨道。
下一篇::【图评】陌生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