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医生不宜再拖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5月08日


今年的流感高峰期后,前线医护人手不足问题经已受全城关注,事关问题困扰市民多年,直接威胁大众市民的生命健康,长期轮候亦令病人承受很大痛苦。儘管政府早前已拨款5亿元予医管局,不过众所周知加人工根本并非根治问题之法。

其实现时香港医生严重短缺,如果按世卫标準,至少欠缺10000名医生,即使特区政府力培训本地医生,预计5年后才可增加2000名本地所培训的医生,没有20多年也解决不了问题。就此,引入海外医生实为短期内解决前线医护人员压力,并保持医疗质素的最佳方法。举例说,同样面对医生短缺的问题,不少国家如新加坡、英国和澳洲也靠输入海外医生解决问题。当中,新加坡在10年前面对医护人手短缺问题,但自输入海外医生后成功让问题得以纾缓,至今,海外医生已佔新加坡整体医生的42%。反观香港,现时海外医生仅佔香港执业医生1%,问题主要在于业界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有部分业界极为抗拒输入内地医生,让医生人手不足情况加剧。

就此,医委会早前讨论的四个放宽海外专科医生通过考试后豁免实习的安排,其实既可以执业试确保来港医生质素,又免除实习以加快可执业时间,符合现实情况。不过,在医委会奉行保护主义下,竟再三否决放宽引入海外医生方案,设下重重门槛,阻止医生来港;而不少人士更经常「恐吓」公众称海外医生不专业,根本危言耸听。长此下去,将让医护人手不足问题无了期地困扰市民及业界,也继续威胁市民大众的生命和健康,长期轮候的病人亦只能承受更大痛苦。单计新界东联网,过去医生流失数目远比增加的人手多,或许这些「医学精英」对引入海外医生一事有其「专业见解」,但明显继续原地踏步必定是最差情况,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或许再放眼看看医委会下月表决之结果为何,然而若再度否决,又将如何是好?社会是否仍有等待的余地?故社会亦应考虑收回医委会相关的的决策权,尽快放宽引入海外医生,纾缓人手压力,否则人命关天,不断等待,总不是办法。

民建联中委、新界青联智库召集人 李世荣

输入医生不宜再拖
输入医生不宜再拖
上一篇:以青春智慧建设香港
下一篇:再谈《逃犯条例》修订建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