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在大湾区应地铁化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5月08日


通车至今逾半年的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拟进一步优化票务安排。有消息指,港铁正构思将高铁「地铁化」,即购票后随时上车,毋须限于指定班次。高铁「地铁化」或「公交化」有利于提升高铁的使用效率,促进香港与大湾区的融合,而在推动落实「地铁化」或「公交化」之时,除了便利购票安排之外,仍须考虑减低票价,以及扩大「地铁化」或「公交化」至整个大湾区的问题,令高铁成为香港连接大湾区的主要交通工具。

高铁在大湾区应地铁化


服务局限减低吸引力

高铁开通之后大受市民欢迎,已成为市民北上往内地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现时,每日由西九龙出发往内地主要城市,有多班高铁列车,但是,按现时的安排,乘客必须及早计划行程,依照车票上的指定列车班次,乘搭列车,而且必须提早45分钟到达车站。如果需要更改列车班次,乘客也只有一次机会,而也因高铁票价以人民币定价,更改班次有可能因汇率变动而令港元计价的票价有所不同。

高铁的这些服务上的局限,令吸引力打了折扣,尤其是前往深圳、广州等较近的大湾区城市。目前,西九龙站至深圳福田站,车程需要14分钟,到深圳北站需23分钟,到广州南站最快可以48分钟,然而如果加上市民必须提早计划行程,选搭指定班次,并且提前45分钟抵达西九车站的要求,高铁的优势和便捷程度就会大打折扣,如果计算市民另须搭乘市区内的其他交通工具前往西九龙站的时间,搭乘高铁往深圳、广州,并不能节省多少时间。

如果简化高铁的购票程序,让市民可以随到随上车,这无疑可以提升高铁的便利化程度,增加高铁对市民的吸引力,不过如果只是做这一步,而且只限于西九龙站至深圳站之间,则吸引力仍有限,港铁及内地高铁应可考虑一步到位,将高铁在大湾区内的服务全面「地铁化」或「公交化」。

改善服务及降低票价

为达致全面「地铁化」或「公交化」,须从两方面考虑:

其一是「地铁化」的範围,按照目前的购票及乘车安排,高铁最具吸引力的是一些中线列车,例如西九龙站前往福建、潮汕地区,西九龙站前往湖南、广西等地的路线,这些线路,若乘搭普通的交通工具,往往需时半日或一日以上,搭乘高铁可大幅缩短至二至四小时之间,即使加上购票安排方面的限制,仍然具有吸引力,所以这些线路的高铁服务,可暂时保留现有的安排。

相反,离香港较近的深圳,市民可以在市区内的任何一个港铁站,乘车前往深圳的罗湖和落马洲,再转乘深圳的地铁,前往深圳市内的各站,不论便捷程度还是所需要的时间,高铁若不优化现时的服务,其作用并不凸出。高铁前往广州虽可以落实48分钟抵达的承诺,但若考虑到购票、乘车的各种安排以及终点站在远离广州市中心的广州南站,其作用也不明显。因而,高铁在大湾区内的「地铁化」或「公交化」十分必要,只有将高铁「地铁化」和「公交化」才能大幅提升高铁连接大湾区内主要城市的作用,让高铁成为大湾区内的一项便利的公共交通工具,真正落实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目标。

其二,高铁还应考虑降低大湾区内的票价,现时西九龙至深圳福田的二等票价需68元人民币或80元港币;前往虎门需178元人民币或209元港币;前往广州南需215元人民币或252元港币。参照港铁票价,由尖沙咀站前往罗湖和落马洲票价为49元港币,因而高铁若「地铁化」或「公交化」后,票价仍有可以大幅度下调的空间。此外,现时港铁及香港本地的公共交通,还设有长者两元搭车,学生及儿童半价的优惠安排,高铁也有必要考虑增设这些安排。

广深港高铁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交通干线,其开通可以大幅缩减香港前往大湾区的时间,落实大湾区内一小时生活圈的设计目标。然而,高铁硬件设施已建好,但服务的软件仍有可以提升的空间。高铁落实大湾区内服务的「地铁化」或「公交化」是大湾区发展的要求,港铁及内地高铁相关部门和机构,应朝此方向优化高铁服务。学研社成员 文武

高铁在大湾区应地铁化
高铁在大湾区应地铁化
上一篇:积极宣传国安意识
下一篇:【时政观察】「佔中」判刑对香港的三点启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