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铁是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造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而今,中国又有新的四大发明,便是: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
这新四大发明,不是中国自封,而是去年5月由「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地区的青年评选出来的,当中涵盖衣食住行,后来被广泛传播,可说反映出世界对当前中国实力的认可。值得注意的是,高铁在新四大发明之中名列榜首。目前,内地高铁已投入营运的里程长达2.5万公里,佔了全球高铁总里程66%。换言之,中国现时的高铁网络总长度,已差不多相当于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高铁长度总和的两倍,且还以每年超过1500公里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3万公里(约等于香港至北京来回12次),能成为世人眼中现代中国新发明之首,绝非浪得虚名。
中国高铁陆续外展
随着「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推进,中国高铁不仅在国内高速发展,亦开始走出国门。相信不少人仍记得,一个月前很多传媒均报道了一条欧洲高铁动工的消息,介绍了一条由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通至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匈塞高铁」,而新闻点在于这条欧洲的跨国高铁工程,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承建,是中国铁路整套技术和装备首次打入欧洲巿场,成为中国和东欧合作的旗舰项目,亦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发展的其中一个重点战略。该铁路全长350公里,建成后两地之间列车运行时间,将可从8小时缩短至3小时之内。
中国输出高铁,这不是第一条。第一条是印尼的「雅万高铁」(雅加达至万隆),相关工程已于2015年年底展开,预算明年便可以通车,届时两个相距150公里的城市,40分钟便可到达。据所知,这个「雅万高铁」项目,日本是很想抢过去的,印尼政府最后决定採用中国方案,除了因为中国的高铁技术绝不亚于日本之外,亦是对「一带一路」投下信心的一票。事实上,中国除了承办工程,去年5月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尼总统佐科的见证下,国家开发银行于北京就「雅万高铁」项目正式签署了45亿美元的贷款协议,为印尼政府大大减轻了融资压力。
笔者相信,随着「雅万高铁」和「匈塞高铁」所产生的效应,中国输出的高铁将陆续在全球各地开花,包括俄罗斯莫斯科至喀山高铁,以及美国西部快线等项目,亦会相继展开。可以预见,世界未来将会是「中国创造」的高铁天下,在此大趋势之中,香港若然缺席,等于自我边缘化,后果可想而知。相反,香港若能抓紧机遇,利用广深港高铁融入全国高铁网,连接内地城市,继而连接到全世界,便可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发展中大展拳脚。
「一地两检」成照妖镜
高铁的效益不容置疑。据国家统计,2016年全国高铁客运量达到12.2亿人次,比2012年增长了2.1倍,超过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总和。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4年多前开通了高铁,眼下已通达全国18个省会城市,不单方便出行,更大大促进了深圳与高铁沿线城市的旅游业和其他商贸互动,彼此受惠。
深圳边检总站最近公布,去年经深圳口岸出入境的人次达2.41亿人次,比前年增长了0.81%,即平均每天逾66.2万人次在深圳各口岸出入,而单日的最高纪录是96.84万余人次,是一个历史新高。众所周知,深圳口岸基本上都是与香港口岸连接的,所统计的出入境人次,相信与香港的统计没多大出入,这说明两地联繫之密切,可想而知。
香港高铁所有工程预计今年第三季可以全部完成及通车,届时港人出入内地,多了一条快捷和安全的途径可供选择,而且如果能在香港上车出发前办妥两地的出入境手续,即可以在全国高铁网络任何一个城市任纵横,不用挽着行李落车、过关、再上车,何等方便!客源是不愁的,关键是能否在西九总站实施「一地两检」,为所有乘客提供最大方便,让这条高铁可发挥最佳效益。现在,国家已为「一地两检」开了绿灯,就看本地立法这最后一步,支不支持「一地两检」,将成为议员是否真的以民为本和尊重民意的「照妖镜」。
下一篇::望早日落实国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