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商专联会会长
杨志强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在论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在第十二条基本方略谈及港澳工作,将坚持「一国两制」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表明「一国两制」事业在国家工作全域中具有新的政治定位。「一国两制」新定位有两大关键:一是把维护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香港的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才能保障「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二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争取更大空间,得到更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全面管治与高度自治不矛盾
中央全面管治权是香港高度自治的前提与保障,没有中央的全面管治权,也就没有香港的高度自治权。因此,重申中央对港全面管治权,与高度自治权并无矛盾,是进一步明确中央与香港的权力与角色,让社会各界明白到只有尊重中央在「一国两制」下的权力,才可让「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首次提出要「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牢牢掌握」四个字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在外国势力时刻觊觎和争夺香港管治权的情况下,中央必须「牢牢掌握」对港全面管治权,不让外国势力有机可乘;十九大报告虽没有提到「港独」,但多次强调反对分裂国家,其实已包含对「港独」零容忍的严正立场,反对和遏制「港独」;帮助香港摆脱折腾和内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应对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央也必须「牢牢掌握」对港全面管治权。
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十九大报告强调,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过去中央推出一系列「挺港」措施,包括开放个人游、开放人民币业务、签订CEPA及补充协议、推出36条惠港措施,这些措施都是以内地对香港减税、让利和开放各类市场方式来为香港输血和让利。以CEPA为例,前几期的CEPA是着重于对原产于香港的制造业产品怎样减税和开放市场,后几期则集中于服务业市场的开放与香港人才的引进。
香港没有实体经济优势,服务产业与内地实体经济又是「两张皮」,越来越贴不到一起,这就是20年来香港经济逐渐丧失增长动力的内在逻辑,这个逻辑不改变,再过10年香港还是走不出低增长的格局,甚至可能更糟。习近平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挺港」方略,更强调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是最有效最根本最长远的「挺港」方略。习近平并明确点出了融入重点,为香港搭建了一个与内地不断扩大的融合平台。香港不能再自我封闭,只有融入整个国家中,才能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商机。这对香港来说等同于一个新的时代、新的驱动、新的机遇,香港必须要主动融入,抓住这个历史机遇。香港优势要保存发挥,就要和内地联合起来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才有上升的空间。香港未来几十年通过融入大湾区,就是等于获得了新的驱动力。如果失去了大湾区这个新的发展机会,香港就等于断了自己的后路。
维护中央的全面管治权和保障香港的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以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香港「一国两制」新定位的两大关键,这可保障香港「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并且使香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下一篇::强国不是梦复兴有时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