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狮子山学会营运总监白仲祺
特首林郑月娥公布首份施政报告,其中一个焦点是首置上车盘。计划有很多细节,在施政报告公布前,已经从不同渠道得悉。计划主要是集中在帮助家庭收入比公屋和居屋为高的市民以低于市价购入住宅单位。
受惠者并非基层
狮子山学会一直问,究竟政府的房屋政策,最终目标是什幺?是确保香港市民有栖身之所,还是确保市民能负担楼价,成为业主?香港虽然的确有无家可归的人士,但根据最近期研究,香港的露宿者人数大约1500名。相信如果政府花资源解决他们的住屋需要,并不困难。当然,香港的露宿者有一部分为有精神问题,亦有一些是嗜酒或有毒瘾,或已经是公屋户,所以要解决露宿者问题,并不只是住屋问题这幺简单。然而,笔者认为,政府帮助这些市民,不是有更迫切的需要吗?
首置上车盘目标受惠者,是从未买楼的香港永久居民,并限制家庭每月收入上限为一人家庭34000元、二人或以上为68000元。从收入上限看到,政府认为每年收入高达十万美元的家庭,竟然有被资助买楼的需要。其实不同评论指出,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推出夹心阶层住屋计划,内容与首置盘大同小异。夹心阶层计划,亦因楼市下跌而被取消。
从最近不同的世界大事,例如Brexit和美国总统大选可见,人民为建制施惠资产阶级而不满。狮子山学会支持自由经济,最大的原因就是看到各国政府每次干预市场,最终的受惠者,并不是原本标榜要帮助的基层人士,而是不同的特殊阶级。美国2008年金融海啸后入市救助银行,令犯大错的银行家照样得到丰厚花红,甚至之后长年银根量化宽松,令股市不断上升。可是美国国民诉求,与香港人相似,就是看到楼价不断上升,令大部分人收入追不上通胀。
类似金融海啸时救银行
究竟这些政策,目标是帮不能自救的人,还是令一些特权阶层得益?就算之前辣招优惠首置人士,亦有亿万富翁竟然是首置人士,令这些原本帮人的政策,让亿万富翁节省税务开支。最重要的是这些政策能令楼价回到一个普通人能够负担的水平吗?
年薪高达十万美元的家庭,怎样看都不是经济上有需要帮助的家庭,那幺为何政府政策竟然将他们列入政策重点的受惠者?这叫有迫切房屋需要的人情何以堪?首置盘的确让我们知道,香港资助房屋完全偏离帮人的意义。下一次难道年薪百万的家庭也包括在资助房屋政策内?首置盘,逻辑上与金融海啸时救助银行让银行家继续出花红分别不大,亦会增加香港人对政策的反感。要帮人,请先帮真正有需要的人士。
下一篇::十九大报告鼓舞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