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
李秀恒
林郑月娥日前首次以特首身份外访,对象是新加坡和泰国这两个东盟主要成员国。如此安排,当然不会是无的放矢,目的是要为香港争取今年之内能够与东盟签订协议,加入东盟自贸区(简称CAFTA)。
对于香港何时可加入CAF-TA,本港工商界非常关注。因为东盟组织是由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及文莱共10个国家组成,拥有约6亿人口,且资源丰富,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新兴市场,是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香港如能成为CAFTA一员,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大有裨益。尤其在欧美等传统市场持续不稳的情况下,东盟市场可成为港商出口业务的新增长点,重要性不言而喻。
访星泰达预期成果
看林太此行,从接待规格之高,以及与两国领袖的互动,可说达到预期成果。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社交网站发文表示,很高兴林太选择新加坡作为其上任后首个外访地点,星港两地同是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虽然经常互相比较,但同样要面对生活成本高涨、土地短缺和全球前景不明朗等挑战,可以互相学习和合作,并期待东盟与香港的自由贸易协议早日落实。
至于泰国总理巴育,除了支持香港加入CAFTA,更主动邀请香港特区政府在泰国开设经济贸易办事处,以加强两地的经贸和投资合作。林太对此作出积极回应,希望在签署CAFTA协议后,责成商经局局长邱腾华跟进研究。若成事的话,那将是继在新加坡和印尼之后,香港于东盟设立的第三个经贸处。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CAFTA谈判绝不轻松,皆因东盟10国各有不同的国情和经济特点,要他们与香港在经贸条款上达成共识,殊不容易。更何况,香港本来就是一个「自由港」,任何国家很多货品出入(包括东盟10国)都已毋须缴税,而东盟10国现除了新加坡与香港一样是「零关税」之外,其余9国的关税由2.9%至10.3%不等,那香港有什幺互惠的理由,说服东盟国家自降关税或甚至「零关税」容许港货入口呢?
笔者记得,有关谈判于2014年7月正式开始,特区政府原本估计于2016年底可以谈妥,但到现在仍未竟全功,可见困难重重。林太今次外访,若能使CAFTA协议于今年内签顶,那便值得饮杯了。
为免边缘化必须着紧
何解对香港加入CAFTA要那幺紧张?这是关乎香港未来参与「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的角色「戏分」,不着紧不行。众所周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必将成为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导向,当中的「海上丝路」,主要是由华南经东南亚(特别是马六甲海峡)海域,西进中东地区和欧洲,东盟多国均位处这条「水路」周围,而香港则坐落在这条「航线」的中外交汇处,地缘优势相当明显。
不过,「一带一路」要做到「贸易畅通」,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体系便需要建立「自贸」关系,以消除贸易壁垒,追求平等互利。据所知,中国早于2010年已与东盟成立了自贸区,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一定会迅速扩容,如香港不争取早日加入这个自贸区,必被边缘化,那时香港想担当什幺「超级联繫人」,都只会变成空谈。
香港一旦加入CAFTA,情况便完全改观,一方面可吸引更多的东盟企业考虑在港建立地区总部,作为进军内地及开拓国际市场的跳板,这有利促进香港的金融与专业服务行业的发展,亦有利于巩固香港国际贸易、物流以及航运中心的枢纽地位;另一方面,港企亦可利用东盟地区土地及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的条件,进行生产资源和经营布局的重新规划和优化配置,藉以增强本港制造业和供应链管理的整体竞争力。
还有值得留意的是,东盟是全球继中国内地、台湾和港澳之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总共有超过3200万华人(多过台湾和港澳的人口总和)。这些华人分散在东盟10国,虽占东盟总人口比例只约5%左右,但东盟大部分国家的经济环境都有一个共同特色,就是华社在当地都较有经济实力。这对港商来说,同声同气,合作起来也事半功倍。
下一篇::灾祸前的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