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句「苏州过后无艇搭」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7月10日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 李秀恒

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来港视察,主题当然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活动,以及为下一届特首和主要官员就职作监誓。在港期间,他先后于不同场合发表过几次讲话,内容均极具分量,充分体现出中央积极推进「一国两制」在港实践的明确态度。在众多要点之中,要选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必定是他引用了香港的一句常用俗语:「苏州过后无艇搭」。

习主席引用这句话提醒港人一定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搞建设、谋发展上来,可说是神来之笔,港人特别容易心领神会,不用再多花唇舌解画。

风景这边独好

须知道,当今是一个动蕩的世界:美国自从特朗普上台后,独断独行的作风,令到整个国家政策难以捉摸;英国陷入「脱欧」烦恼;德法正受到难民潮困扰,欧债危机仍使欧洲多国一沉难起;日本安倍「三箭」也无法重振扶桑经济;还有中东多国受到「颜色革命」冲击后变得无日安宁。若问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对发展前景有什幺看法?相信绝不乐观,有些甚至感到前路茫茫。

香港则不同,有背靠祖国的优势,拥「一国」之便、「两制」之利,在国家的「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正好大有发挥机会。对香港来说,无疑是一个黄金机遇,如果香港继续被一些政客或分离分子拖入泛政治化的漩涡,错过了机遇,将来必定后悔莫及。

「一带一路」是国家长期性的经济战略,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署,两者息息相关。所以,习近平临离开香港时,特意亲自见证由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广东省省长马兴瑞、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和澳门特首崔世安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可见其重视之情。

积极参与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内的亮点。虽然大湾区只占中国土地面积0.6%和占国家人口4.9%,不过中国GDP有12%来自大湾区,是中国最富裕和稠密的区域。2006至2016年期间,大湾区人口增长16%,对比世界三大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大湾区目前的人均GDP只及它们的28%,仍很有上升潜力。

此外,大湾区除拥有世界级的服务业,同时亦是先进的生产基地。先说服务业,全国GDP有51%来自服务业,大湾区就有63%,而香港的金融、物流、娱乐和专业服务都位列国际前列,对香港GDP的贡献更在九成以上,这些强项,可在大湾区内大派用场。到于大湾区的制造业,东莞、佛山和中山都是世界着名的生产基地。还有,大湾区可说成是全中国最开放的市场,亦主要由非国有企业主导,有80%总部设在区内都是私人企业,高于中国其他地区。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香港能够参与其中,其实还有一重深层意义。过去,香港多是以一个被动式或受惠者角色参与,但今次大湾区规划是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个城市共同筹划,即是「游戏规则」香港有份釐定。这个很重要,一方面是象徵香港有机会直接参与到国家政策的制订,另方面既然「游戏规则」自己有份编制,肯定不会吃亏。

根据今次签署的《框架协议》,确立了大湾区的合作重点领域,第一条就是共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香港的高铁和港珠澳大桥均接近完工,落成后如一切顺利,香港与珠三角将可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并且可与全国高铁网连结起来,这对香港居民出行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有多大,可想而知。但是香港仍有人千方百计阻碍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甚至有意把「一地两检」妖魔化为高铁的设障,若然让这些人得逞,受损失的将是全港七百多万市民。

「苏州过后无艇搭」,一句说话可圈可点,胜于千言万语。

上一篇:习主席讲话的启示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