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chel Cartland
1994年的某一天,我就已在精神上忠于香港政府,并决心为香港的未来而奋斗。虽然我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想法的,但是当时还是有许多旅居香港的外国人不认同我的观点,他们更愿相信解放军驻港以及内地官员接管港府之后,香港将行至末路,这也是当时所盛传的舆论。
当时我正值中年,在香港担任了20几年的政务主任。我作出决定并没有太过纠结,这主要归功于两件事。第一,中英双方在漫长而艰苦的谈判之后达成的共识是我所认同的。「一国两制」简直是神来之笔,解决了看似无解的难题。而且,「一国两制」并非只是口头上的承诺,而是有基本法作为坚实的支撑,中央政府也承诺「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除此之外,对公务员同事的了解也使我下定决心。我坚信,香港的公务员体系已经十分成熟,足以应对过渡期的考验。我对继续留在政府度过1997年信心十足,至今从未后悔过。
儘管我早在2006年就退休了,但现在,当我同现任政府职员团聚时,依然可以感受到浓浓的袍泽之情。我们曾在2003年「非典」爆发时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成为了我30多年政府工作经历中最难忘的记忆,儘管它不是最愉快的记忆。在那段特殊时期,我所遇到的香港公务员没有一个想过逃避,儘管坚持下去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我们有时候难免也会焦虑和犹豫,但是互相支持、与全香港共进退的团结意识帮助我们挺过了难关。
在现在的香港社会,似乎对政策制订者和执行者嗤之以鼻,已成为许多人的下意识反应。我认为,反思这种消极的态度,让大众的观点重回理性,也是除音乐会和烟火表演之外,庆祝回归的重要方式。我们何其幸运,可以拥有香港员警和纪律部队。当灾难发生时,他们可能会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但他们从没有令我们失望。
在举行庆祝回归20周年的活动时,不可避免地将发生游行示威。虽然员警有责任用带有技巧性的、合法的方式维持秩序,但是示威者也应该明白香港本来就是一个和平之地。我们应该体谅员警承受着长时间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希望大家能互相理解,彼此尊重,这也符合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目标。
不可否认,香港与内地在观念和文化上还存在着差异,但不能因此就质疑北京为香港好、希望「一国两制」成功落实的诚意。所有港人应该共同努力,为了这一愿望而奋斗,因为这一目标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本文的英文版题为The success of HK is in everyone's best interests,原刊于《中国日报香港版》,译者李显格。编者有删节。)
下一篇::习主席莅港显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