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应该认识到:问题是自己的问题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4月06日

习近平主席即将与特朗普总统会面,中美贸易必然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中国应当利用这次机会,与特朗普形成一个共识:美国认为中美贸易带来的问题,是美国自己的问题,解决途径在于美国国内的利益再分配,而不是对中国嚷嚷。

中美贸易是双赢的,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的人均分贸易的利益。因为经济全球化,华尔街的交易员、硅谷的软件工程师、苹果或通用汽车的股东,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美国的钢铁、煤矿、汽车工人却落伍了,失业了。假如中国要对美国因为中美贸易而失业的工人负责,按照同样的逻辑,是不是硅谷的软件工程师应该给中国交税,或者至少写感谢信?

美对华贸易逆差缩小

美国公司从中美贸易中得到了大量的好处,中国正在日益成为美国公司的广大市场。据美国政府统计,从1999年到2016年间的17年中,美国对中国的货物出口增长了近9倍,从132亿美元增长到116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4%,对中国服务出口增长了13倍,从40亿美元增长到535亿美元,年均率增长16%,证明中国正成为美国越来越大的市场。美国从中国的货物和服务进口只增长5倍多,尽管总额很高,年均增长率仅为11%。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长,贸易逆差正在缩小,2016年比上年缩小了7%。就连媒体和政客耿耿于怀的对中国的贸易赤字,中国也没有拿来藏在枕头下面,而是拿来买了上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库券。美国能这十多年来维持低利率,并在经融危机后较快恢复,不会没有中国的功劳。

中国为美国的消费者提供了大量价廉物美的产品,美国消费者也从中美贸易中的到了很多实惠。美国很多公司,如苹果公司是中美贸易和全球化的受益者。不幸的是,中美贸易的利益,并没有被所有美国百姓分享。

国际贸易有赢家输家

国际贸易必然产生经济利益格局的重组,古典国际贸易学说也不天真地认为国际贸易对所有的人都一样的好,而是说在发展本国有比较优势部门的同时,要将本国没有优势的部门资本和劳动力转移到有优势的部门,这才能让大家分享贸易的好处。国际分工带来的问题是对政府执政能力和智慧的考验,也是对民众自立和企业家精神的考验。中国在参加国际分工后,也有过国内部分利益受到冲击,譬如国际品牌让中国国内公司陷入困境,甚至倒闭,工人下岗。中国政府并没有要求贸易伙伴做什幺,而是帮助下岗工人再培训。又比如,在国际分工中中国「分到了」污染的行业、高能耗的行业,中国也没有一味指责贸易伙伴,而是通过国内的政策积极地降能耗、去污染。今天,中国已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最坚定、最有力的捍卫者。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难题,美国政治家应以自己足够的自信和智慧去引导人民寻求解决方案,而不应迎合国内某些人的无知甚至恶意,企图通过挑起国际矛盾来转移视线、回避问题。美国有远见的政治家要向人民说明自由贸易的好处的同时承认有赢家和输家,并建立一套利益分配体系。应看到,即使没有和中国的贸易,技术变革本身也会在美国经济内不断造成新的赢家和输家。

有一个醉汉,晚上从外面喝酒回来,发现钱包没了,就回去找,但只在路灯下找。别人问他为什幺只在路灯下找,他说是因为只有路灯下面看得见。特朗普总统滴酒不沾,不应该像那个醉汉只在路灯下找药方,拿限制中国当万应良药。美国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在大洋彼岸,而在美国。中国已为美提供了大量价廉物美的商品,为美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美国政府提供了长期的廉价融资,中国只能帮到这儿了!

华已为美送上大礼包

假如特朗普坚持回避国内政治困局,通过调整中美贸易关系甚至发起贸易战来解决他的美国问题,这只会伤害美国消费者,特别低收入阶层,伤害美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况且,中国也不是一个让人发泄愤怒的拳击沙袋,更不是一个墨西哥彩饰陶罐,用力打破了就可以拿到礼物。中国必须毫不含糊地告诉特朗普总统:总统先生,美国问题是美国的,与中美贸易无关,与中国无关,解决方案只能是美国国内各方的利益妥协和调整。中国已为美国送上了大礼包,现在的问题如何让美国民众分享这个礼包。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小卒

上一篇:【香港观察】李嘉诚点出中央信任是关键
下一篇:中央信任最重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