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学会营运总监白仲祺
首先恭喜林郑月娥获选为下一任香港特首。林郑能成为本港第一位女特首人选,证明香港从来的价值都是有能者当之。而狮子山学会作为香港唯一支持自由经济的团体,必须热切恳求新任特首保护香港在「一国两制」之下的制度,对本港和祖国作出贡献。
林郑月娥竞选时,多次建议香港库房资源过剩,令政府可以更「有为」。然而,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不是讨论应使多少钱,而是在任何政府干预下,除了能帮到的人以外,必须準确识别可能受害的人。
什幺政策下有人可能会受害?以这个专栏的篇幅是没可能详细列出的。但笔者会尝试用一些例子。试想想楼价高企,租金亦上升。这令很多对经济学不认识的人,不断要求政府设立租金管制。租金管制,如果只看名称,是一个任何人都支持的政策。有谁不想管制过高的租金?但是租金管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多年,就算左倾的经济学家,都同意并不是一个可以帮人的政策。这是由于要管制租金,政府有两大途径:一是管制某地区某单位的最高租金,二是管制租约加租的限度。
第一种干预方法,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亦要用上极大人力物力来制订每个地区、每个单位的租金。第二种方法看上来较易实行,但是如果要限制租约的租金升幅,便必定要延长租约最短的时期,如果不是,租客只要订一年的租约便可以避开租管。但是,如果法例规定租约必须最短两年以上,将会为很多人带来极大的问题。而且,在楼价与利息收入固定的情况下,限制租金升幅便会将起租的租金立即提高。
租金管制的祸害,其实在香港历史亦能看到。二次大战后,香港大量难民涌入,政府出于善意,限制租金。从经济学角度,租管带来的结果,便是减低楼宇供应,亦减少新楼建筑。租金管制令大量难民涌入香港的问题恶化。笔者的祖父母来到香港后,跟很多人一样,要住在铁皮屋内。政府应对这问题,最后选择加强对于楼市的干预,设立大家熟悉的公屋制度。
虽然今天每日都有人要求政府增建公屋,但是制度本身的问题却长年不能得到解决。公屋轮候时间越来越长,就反映制度本身不能有效分辨有需人士。公屋制度本身就是租金管制,但结果就带来富户问题:无任何经济需要的人,霸占珍贵房屋单位,浪费资源。
笔者认为,如果林郑要解决香港的问题,可以从狮子山学会多年建议的政策,例如公屋单位交换制度和富户政策等着手。希望她认真考虑我们的建议。
下一篇::【香港观察】反对派应丢弃敌对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