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八骏
林郑月娥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受反对派全力拥戴的曾俊华落败,被反对派渲染为是同香港社会民意相违背的结果。他们的依据是,某些民意调查所得出的结果是,曾俊华的支持率明显超越林郑月娥,却故意忽略这一类民意调查的偏向和局限。
民意调查有偏向和局限
佐证这一点的事实是,由反对派的一个名之曰「公民联合行动」的团体所举办的「2017特首选举民间全民投票」,于2017年3月10日至19日进行。其发起人之一、也是「占中」运动发起人之一香港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最初踌躇满志地预言,将会有100万香港合资格选民参与,结果却是互联网和实体网站的投票总计仅逾6.5万个香港选民参与,其中,曾俊华获59878张支持票、2707张反对票;林郑月娥获1009张支持票、62628张反对票;胡国兴获17659张支持票。反对派据以得出曾俊华深得民意支持,而决定将他们绝大多数选委的票投给曾俊华。
任何稍具政治常识者一目了然,这是一项显然缺乏广泛代表性的活动。参与这项活动的逾6.5万个香港选民,占香港全部选民不到2%,即使相对于反对派支持群体,也是少数;其结果,严重偏向反对派竭力吹捧的曾俊华,只能暴露这一项活动的狭隘,绝不能证明曾俊华得到香港大多数居民(选民)支持。
有人以曾俊华「落区」颇受市民欢迎为依据,证明他是众望所归的行政长官人选,却忽略了几百人簇拥一位政治人物的场景至多反映后者具一定民意支持,不足以说明他广受支持。何况,他的民意支持是靠不住的「流沙」。
反对派利用曾对抗中央
反对派为何支持曾俊华?迄今有三种相互联繫而表述不一样的解释。
一是3月15日公民党决定其选委投票支持曾俊华,其领袖人物强调,这是为了抗衡「西环钦点」。亦即是说,是因为林郑月娥受中央有关部门支持,曾俊华不是,故公民党力撑曾俊华。
二是3月20日「占中」发起人之一、高教界选委陈健民在回答为何支持没有明言反对或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8.31决定的曾俊华时称,曾俊华的最新说法是,他如当选则将「无前设」地重政改,表明他对待8.31决定的立场较之最初有修订和松动。
三是3月20日民主党主席胡志伟在说明民主党决定其选委投票支持曾俊华时称,民主党是以香港社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因为社会希望寻找中央信任和港人拥护的行政长官人选,不想继续撕裂,故民主党决定支持曾俊华。换言之,曾俊华是既为中央信任也为大多数香港居民拥护的合适人选。
以上第一和第二种解释,其实已道破反对派支持曾俊华的政治基础,即:在对待全国人大常委会8.31决定如此重大原则问题上,曾俊华已接近反对派;反对派欲利用曾俊华做他们对抗中央的工具。
必须选择中央信任的特首
在今年3月两会期间,中央主管香港事务的领导人反覆说明,中央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人选和选举产生行政长官当选人的过程,拥有宪制权责。中央有关部门以某种方式向香港政界和社会各界传递中央的倾向性,是中央领导行政长官选举产生过程的应有之举。如果某人是愿意接受中央领导、争取中央信任的,那幺,他不仅在对待政改问题上坚守原则,而且自觉不被反对派利用。曾俊华在这两点上严重偏离建制派立场,他得到反对派全力支持不足为奇,而他能够得到哪部分香港居民(选民)支持也就不言自明。
以上第三种解释具一定的欺骗性。诚然,要求社会停止撕裂而走向和谐者,跨越两大对抗政治阵营的支持群体。问题在于,中央不可能对两大对抗政治阵营采取所谓「不偏不倚」的态度,也没有一位政治人物具备两大对抗政治阵营共同拥戴的资格和能力。民主党主席胡志伟将曾俊华涂抹为中央所信任的,称曾俊华为两大对抗政治阵营的支持群体所共同支持,言过其实。
从香港政治现实出发,必须选择一位既为中央所信任又具相当民意基础者担任未来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和特区政府的首长。于是,3月26日林郑月娥当选行政长官。
下一篇::新特首要择善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