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郑是特首选举的大热门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李秀恒
特首选战已进入最后直路,三位候选人到底谁可胜出,在即将来临的星期日便可揭晓。
虽然现时消息满天飞,社会上亦有不少奇谈怪论涌现,但笔者认为只要大家理性思考,综合分析,比较一下三位候选人过去的表现、干劲、管治能力,再加上三人的政纲和近期言行,谁最符合中央政府提出的四个条件,相信大家心中有数,结果亦已呼之欲出。
反对派妄言造王
今次的特首选举,很多人都发觉有个现象十分奇怪,就是以往一直猛烈批评选委会模式是「小圈子选举」的「泛民」阵营,这趟却一反常态,不再高喊杯葛或抵制,反而千方百计争位,甚至妄言要「造王」。何故会如此?其实有迹可寻。
若不善忘,相信很多人仍记得本来今次的特首选举,是可让300多万名合资格选民一人一票普选出来的,可惜前年的政改方案,因反对派议员蓄意否决而告吹,剥夺了港人普选的权利,以致香港的政制只能够原地踏步,新特首继续交由1200名选举委员会委员投票来诞生。这个结果,是反对派一手造成的,所以今次选举,他们不敢再重炮攻击选委会是「小圈子」,惟有改变策略。
有留意的话,反对派最初的策略是「ABC」(anyone but CY),意即他们的唯一目标是阻止梁振英连任,其他人都可以;后来梁振英主动放弃竞逐,反对派马上喊出「踢走『689』,换上了叶刘」口号,把攻击目标转移到叶刘淑仪身上;到林郑月娥决定参选,反对派又重提「ABC」,只是把「CY」改成「Carrie」(林郑的英文名),对林郑穷追猛打。
三位候选人林郑月娥、曾俊华和胡国兴,都不是出身于「泛民」的阵营,何解「泛民」要特别针对林郑?最近民主党主席胡志伟向传媒透露该党的投票倾向时,直言该党会投票予「距离西环最远」的候选人。众所周知,他所说的「西环」是指「中联办」,是中央政府的驻港机构。胡的讲法,可说是自揭反对派的「底牌」,他们搞那幺多动作,不断造谣、抹黑和自制民意来贬低林郑,原来就是为「距离西环最远」的候选人铺路,明显是与中央提出的「爱国爱港」和「中央信任」的条件唱对台,目的可想而知。
林郑有利政策延续
为了攻击林郑,反对派其中一招,是不断重复指她是「CY2.0」,以为这样就可让她失分。其实这十分可笑,政府很多政策是讲求延续性的,例如觅地起楼、扶贫、退保、创科、教育、扶持中小企、青年创业、以及抓紧「一带一路」机遇等,都是必然要推行的。若下届政府班子是全新的,把所有现有或正在进行中的东西全部推倒重来,导致前功尽废、资源白耗,到时再花时间及人力物力来商讨、争议、研究,是否值得?
正如林郑在回答传媒这个问题时所言,现届政府做得相对好的、市民欢迎的政策,下届政府应该继续推行。但延续一些良好政策,以回应市民诉求,不等于延续一个人的风格或路线。施政是一件事,管治是另外一件事,管治甚讲求个人的领导能力、个人魅力、个人风格和待人处事方式,在这方面,她提出的管治新风格,跟梁振英很有分别。
林郑之言,笔者非常认同。所以,若然林郑当选,她不可能是「CY2.0」,但有能力做到「特区政府2.0」,即可保留和延续现届政府的良好政策,同时吸取了经验,知道如何修补现届政府做得不足的地方,为特区政府的工作效率升级。事实上,现届政府之前的施政困难,涉及很多因素,包括政治争拗造成的内耗、立法会「拉布」、资源运用和时间分配不当等,才导致政策的成效无法立竿见影。
林郑月娥拥有36年政府工作经验,很熟悉政府部门的分工及资源运用,而今次支持她的竞选团队,涵盖唐梁两营人马,反映她可以修补两营的裂痕,加上她过往长期在三司表现的评分中均名列前茅,说明她的工作成绩一直受到民众的肯定,与近期一些「自制民调」的结果不可相提并论。谁人最有能力带领香港向前发展,相信选委们在星期日会运用手上一票,作出正确的选择。
下一篇::【香港观察】香港女娲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