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业人士协会会长 陈建强
全国政协会议闭幕,特首梁振英以98.6%得票当选政协副主席,晋身「副国级」国家领导人,亦成为同时身兼特首和政协副主席的第一人。对于这项任命,社会上意见两极,建制派全面赞好,「泛民」则是负面回应,这都是既定立场的既定反应,事件背后折射出来的意涵才是焦点所在。
遏「独」有功登上层峰
政协闭幕会的第一个议程,就是投票增补一名副主席,由于只有梁振英一个候选人,令投票变成例行公事。「吸睛」的不是票数,而是在当选后与中央领导的互动,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另外六名政治局常委,连同多名政治局委员和另一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均主动跟他握手,再加上习近平的勉励和董建华轻拍肩膀,只是简单朴素的肢体言语,就已凸显中央对梁振英的支持。
既任特区之首,当然早获中央的信任和高度评价,但特首和政协副主席的职责和位阶毕竟有差异,故在条件和要求上也要有所不同。至于梁振英登上层峰,背后有何因由?中央虽没公开,但大家都相信政协常委陈永棋所披露的两大理由:第一是立场坚定,令「占中」失败;第二是坚定反对和制止「港独」。再结合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政协工作报告,都首次划下「红线」,就体会梁振英荣升的意义和作用。至于如何落实这项反「港独」国策?尚靠香港各界的共同策划和努力。
兼任二职并无沖突
今次事件亦折射出另一个议论点,就是部分反对派在过去多次选举中所运用的「ABC」(Anyone But CY)策略。随着梁振英高升政协副主席,特首选战的「ABC」还要继续吗?若没有「ABC」,凭什幺逆转撬票?因此,投票虽尚余一个多个星期,特首选战已一锤定音。
另外,因不懂国情,亦有人故意低贬政协,指其仅属政治花瓶。其实,第一,按体制,人大负责法律监督,政协则是民主监督,更多的是民意监督和舆论监督,在今天的现代社会至关重要,因而虽不具法律约束性,亦受到行政和司法部门的高度重视。第二,人事上,政协虽非实权机构,惟政协主席和副主席都不是「酬庸」式虚衔,而是位列国家领导人级别,地位隆崇,备受敬重。第三,委任退任特首作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并非宪政常态,中央会严格考虑个别人士的表现,以及中央是否希望提拔对方。
有人质疑,同时兼任政协副主席和特首,会否出现角色沖突或违反「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原则?不过,有关质疑站不住脚,因为,特首本就要同时向中央及香港进行双重负责,而在「一国两制」下,国家和特区的利益必须保持一致,因而不会出现利益沖突,亦谈不上会影响「一国两制」。
下一篇::林郑赢尽妇女界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