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业人士协会会长 陈建强
随着提名期结束,三名参选人已正式成为特首候选人。至于三个星期后的选举,将会选出未来五年的特区领导人,社会上出现不同的观点和讨论,不足为奇。令人气馁的是,大部分分析都集中在数字的加减乘除,以及「明暗票」的阴谋叛逆。然而,国务院港澳办主任王光亚早前列举的「四大标準」,都在哪里?
新特首须团结社会
早在特选提名期开始之前,王光亚便借媒体专访,列出中央对下届特首人选的四大标準,包括「爱国爱港、有管治能力、中央信任、港人拥护」。王光亚指出,特首参选人要以港人福祉为依归,向市民讲清施政理念,通过选举团结港人,直言中央会观察各参选人,认真分析和研究各人的施政理念和取向。
不过,香港舆论却以「剥花生」和「跑马仔」的心态去看待,只是关切各参选人支持票数的加减,并加入这样那样的阴谋揣测,让整个选举沦为一场只谈赔率不理实力的数字游戏。按道理,候选人「入闸」后,大家应按「四大标準」进行认真评估,并要对候选人进行监督;但目前的所谓分析评论,主要仍在凭空推算各人在不同场景下,票数可能出现的不同加减,这完全是「政治口水」,对香港未来发展毫无意义。
其实,今次的提名状况早已非常「不健康」,提名率高、动员力强,但却是票源归边、建制与非建制壁垒分明,无论是否有「明暗票」,对于促进社会团结凝聚,都已构成负面效应,将当选的新特首务必细加注意,并进行弥缝。
暗票另投是叛逆
但最令人忧虑的还是所谓「明暗票」阴谋,一直存在一种说法,就是明票提名为表态,暗票另投才是真章。有分析更指称,虽然林郑月娥的提名票较曾俊华多两倍半,但林郑月娥必须稳住整体建制派约四分之三的票源,而曾俊华只要在全取「民主300+」的基础上,再取得建制选票的四分之一支持便可逆转选情。好明显,这全属一厢情愿的数字计算,可以参考但只属花边,若再高调进行博弈考量,只会将焦点模糊,扭曲现状。
最须关注的还是暗票可另投的观点,第一,在当今的高科技年代,无论是按投票次序、提名票与选票对比,以及选票沾上的手指模,若以为暗票就等于隐身,根本就是自欺欺人,谁人转浃,一查即知。
第二,在选前无论是口头还是正式的公开提名,都是对候选人及其支持者的政治承诺,一旦另投就是叛逆,完全没有政治诚信可言。
第三,政治讲求现实,任何人选择站台和投「明票」提名某人参选,但却以「暗票」保送另一人当选,这是一种策反式阴谋,但并不能由此获取政治利益,只是损人不利己的「无间道」。难道真的如此苦大仇深?难道香港的未来5年,要沦为这种政治报复的筹码?
下一篇::中央信任是特首选举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