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展出的郑和宝船模型(9月4日摄)。
当日,“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294件精品文物,以中国古代海上贸易瓷器为主体,通过制度、生产、运输、行销、影响等几部分内容,向观众展示了自唐五代至明清时期我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的繁荣盛景。
记者 金良快 摄

9月4日,观众参观“碗礁1号”沉船出水瓷器(左)。
当日,“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294件精品文物,以中国古代海上贸易瓷器为主体,通过制度、生产、运输、行销、影响等几部分内容,向观众展示了自唐五代至明清时期我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的繁荣盛景。
记者 金良快 摄

9月4日,观众参观“南海1号”沉船出水铜钱。
当日,“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294件精品文物,以中国古代海上贸易瓷器为主体,通过制度、生产、运输、行销、影响等几部分内容,向观众展示了自唐五代至明清时期我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的繁荣盛景。
记者 金良快 摄

这是“碗礁1号”沉船出水的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盖罐(9月4日摄)。
当日,“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294件精品文物,以中国古代海上贸易瓷器为主体,通过制度、生产、运输、行销、影响等几部分内容,向观众展示了自唐五代至明清时期我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的繁荣盛景。
记者 金良快 摄

这是展出的日本制五彩武士人物瓶(左)与越南制青花“明命年制”赶珠云龙纹瓶(9月4日摄)。
当日,“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294件精品文物,以中国古代海上贸易瓷器为主体,通过制度、生产、运输、行销、影响等几部分内容,向观众展示了自唐五代至明清时期我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的繁荣盛景。
记者 金良快 摄
责任编辑:李萌下一篇::贵州余庆:确保安全迎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