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哈哈腔”传承从娃娃抓起

来源:政府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6月07日

非遗“哈哈腔”传承从娃娃抓起

4月19日,在青县木门店镇扣庄村“哈哈腔”传承示范基地,小学员在化妆准备排戏。

“哈哈腔”是一种地方戏曲,演出内容以宣扬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为主,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河北省青县建立“哈哈腔”传承示范基地,不少爱好戏曲的青少年在这里接受老艺人的义务培训,并有机会登台演出,使得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记者 牟宇 摄

非遗“哈哈腔”传承从娃娃抓起

4月19日,在青县木门店镇扣庄村“哈哈腔”传承示范基地,“哈哈腔”艺人刘宗发(左一)在给小学员说戏。

“哈哈腔”是一种地方戏曲,演出内容以宣扬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为主,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河北省青县建立“哈哈腔”传承示范基地,不少爱好戏曲的青少年在这里接受老艺人的义务培训,并有机会登台演出,使得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记者 牟宇 摄

非遗“哈哈腔”传承从娃娃抓起

4月19日,在青县木门店镇扣庄村“哈哈腔”传承示范基地,老师给小学员授课。

“哈哈腔”是一种地方戏曲,演出内容以宣扬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为主,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河北省青县建立“哈哈腔”传承示范基地,不少爱好戏曲的青少年在这里接受老艺人的义务培训,并有机会登台演出,使得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记者 牟宇 摄

非遗“哈哈腔”传承从娃娃抓起

4月19日,在青县木门店镇扣庄村“哈哈腔”传承示范基地,小学员在演出。

“哈哈腔”是一种地方戏曲,演出内容以宣扬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为主,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河北省青县建立“哈哈腔”传承示范基地,不少爱好戏曲的青少年在这里接受老艺人的义务培训,并有机会登台演出,使得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记者 牟宇 摄

责任编辑:张维
上一篇:山东枣庄:首届中华端午文化节启动
下一篇:江西新干:非遗传承进校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