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7日,宁强羌绣传承人王小琴(左三)和羌绣合作社的“绣娘”们一起探索创新羌绣作品。
陕西省宁强县是文化部命名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宁强羌绣传承人王小琴以“传承一门技艺、带富一方群众”为己任,带动全县8个乡镇设立羌绣专业合作社,培训出600多名“绣娘”,让她们在参与羌族刺绣的传承与保护中,用自己的双手绣出新生活,脱贫致富奔小康。
记者 陶明 摄

1月17日,宁强羌绣传承人王小琴(右三)和羌绣合作社的“绣娘”们展示她们创作的羌绣产品。
陕西省宁强县是文化部命名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宁强羌绣传承人王小琴以“传承一门技艺、带富一方群众”为己任,带动全县8个乡镇设立羌绣专业合作社,培训出600多名“绣娘”,让她们在参与羌族刺绣的传承与保护中,用自己的双手绣出新生活,脱贫致富奔小康。
记者 陶明 摄

1月17日拍摄的羌绣合作社“绣娘”们制作的羌族布娃娃。
陕西省宁强县是文化部命名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宁强羌绣传承人王小琴以“传承一门技艺、带富一方群众”为己任,带动全县8个乡镇设立羌绣专业合作社,培训出600多名“绣娘”,让她们在参与羌族刺绣的传承与保护中,用自己的双手绣出新生活,脱贫致富奔小康。
记者 陶明 摄
责任编辑:白宛松下一篇::悉尼中国年味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