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有一种偏颇的体质比较常见,即「湿热质」。湿热体质的人,容易生成湿热或热毒性质的内生病邪,也容易受到外来的湿热或暑热病邪侵袭,伤害正气,导致疾病。
![【中医防癌攻略】湿热累积易生病邪](http://www.hkcd.com/userfiles/1617003989.jpg)
湿热体质的人避免进食煎炸食物。
湿热体质的形成,可以稟受于父母的先天遗传,也有后天养育不当、饮食不调所致。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的体质为湿热质,有机会传给下一代。胎儿出生后,父母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餵养不当,餵食过多肥腻和甘甜的食物,或餵以滋补品,日久会生成湿热体质。曾经是痰湿或其他体质的人,若好逸恶劳,或经常进食煎炸、肥甘厚腻,或持续情绪不畅也有机会变生为湿热体质。湿热体质的人多怕热,容易出汗,动一动就汗流浃背,面垢油腻,易生痤疮。这类体质的人,胃口较好,进食量亦较多,喜欢吃肥甘厚腻、煎炸炙煿食品,经常口乾或口苦,大便容易乾燥、小便颜色常偏黄。
湿热性质黏滞胶结,特别容易停留积聚在体内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和三焦之中。湿热停留积聚在胃肠,困遏脾胃肠等脏腑的消化吸收和运化水穀精微的功能,导致湿和湿热等浊物持续生成。湿热浊物长期留在胃肠道,黏滞胶结,阻遏气机,人体难以将其排出体外。湿热浊物稽留在三焦,阻遏元气的通行,阻塞三焦气液的运化,直接影响三焦气化功能,导致精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运化受阻,不能及时供给予脏腑经络和四肢百骸,亦化生为湿浊。三焦气液代谢的通道被湿浊堵塞,气液不能正常运行,体内代谢产生的湿浊等也不能及时排出,淤积在体内,日久郁而化热,导致湿热浊物生成增多。初始,由于生成的湿热浊物较少,尚未伤害到人体正气,对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影响尚不严重,没有产生病理性伤害,所以还不属于「内生病邪」。
湿热浊物停留在体内,若持续不祛,再有劳役过度,持续的饮食不节或不洁,持续的精神情志伤害,持续的睡眠不佳,或者感受了外来的湿热病邪等,容易变生为湿热秽浊等内生病邪。湿热秽浊等内生病邪阻滞气机,淤塞血脉,煎烁津液和血液,日久可变生为湿毒、热毒、火毒和瘀毒等病邪。这类热性和热毒性病邪致病力强,更加容易伤害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功能,导致热性疾病的发生,也有机会罹患癌症。
湿热体质的人,平素需要调理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不要过劳或过逸,尤其要调整饮食习惯,不要进食过多,不要进食肥甘厚腻、煎炸炙煿和辛辣等食品,更加不要进食各种甜品。湿热体质的人,容易喜欢乘凉饮冷,或喜欢冰冻的饮食。注意,这是大忌,过多的食入寒凉,会遏制人体脏腑经络的代谢功能,导致精气血津液代谢障碍,反而助生湿热。湿热体质的人,平素宜多饮用温白开水,适当的引用茶水。平时要坚持养生运动,通过运动调动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生理功能旺盛。尤其在春夏和初秋季节,通过运动出汗,排泄体内湿热和湿浊。居处潮湿、湿热地域的人,更加要坚持养生运动。通过养生,使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功能旺盛,三焦运化、排泄水湿的功能正常,人体内就不容易生成湿热秽浊。湿热体质的人,还要注意调畅情志。多思多虑或急躁易怒,会伤害肝脾两脏疏泄和运化功能,加重生湿,还会郁而化热,生成湿热。(文:徐凯)
![【中医防癌攻略】湿热累积易生病邪](http://www.hkcd.com/userfiles/1612170495.jpeg)
徐凯,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临床部临床教授、世中联肿瘤经方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香港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医案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中医预防和治疗各类恶性肿瘤、肿瘤併发病、癌前病变。
下一篇::【假期好去处】《真·三国无双》造型战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