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琪」观】松竹风骨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4月08日

松树早在唐朝吴道子时就常被画在壁障上,后代的山水画中常有松树,也不乏以松树为独立主题的作品。朱竹始于北宋苏轼。据传苏轼兴起而无墨,遂以朱砂为墨画竹,别有风韵,后代纷纷仿效。修竹挺拔中空有节,寓意君子廉洁正直、虚心谦逊。红色的朱砂象徵一片丹心,故朱竹又有「丹心照汗青」之意,深受文人雅客喜爱。

【收藏「琪」观】松竹风骨

符铁年作品《松》,133.5x33cm。

符铁年的《松》构图别具一格,不同于传统绘画中以山石与苍松相互映衬以表苍劲坚韧之意,此处以近景取松枝顶梢局部,且背景旁无他物,颇有「一枝独秀」之意,结合题识中「世上炎凉总不知」,似是表达遗世独立、不问世事的淡泊心境。画面多以浓墨勾写,辅以赭石淡染树干,浓淡有致、层次丰富。用笔苍润有力,表现出苍松不畏严寒的生命力与高风峻节。画中闲章「结交青松枝」透露着作者对松树特别喜爱之情。

符铁年(1886-1947),名铸,以字行。湖南衡阳人,生于广东潮州,晚年留居上海。初承家学,七岁写三尺余大字,泐于岳麓山壁,见者不知出于幼童。1926 年与汤定之、谢公展、张善孖、王师子、郑午昌、陆丹林、张大千、谢玉岑等以年龄长幼为序,成立九社,结为「画中九友」。善篆刻,书法融合褚、米,各擅其胜。又能绘事,花卉宗徐渭、陈道复,古松怪石具苍润之格,最为突出。

【收藏「琪」观】松竹风骨

若瓢作品《凌云高节图》,67.5x27cm。

若瓢《凌云高节图》简淡清逸,仅画一段竹竿和一枝旁枝。用笔温和沉静,着色浓淡相宜,呈现清疏淡雅之舒适怡人之态。画面左侧竹节粗壮挺拔,右侧一枝细竹枝叶繁茂,迎风摇曳,一静一动相映生辉,活泼而富有情调,也藉此寄託君子「凌云」之志和恬淡的文人意趣。题识书法运笔自在舒坦,字体姿态优美,纵向的题跋与纵向的竹子生长趋势互相呼应,相得益彰;黑字与红竹对比强烈,意趣盎然。

若瓢(1905-1976),俗家名林永春,浙江黄岩人。杭州净慈寺知客僧。工诗,善画,在上海国画界是有名望的画僧,曾协助唐云在上海画坛打开局面;与张大千、郁达夫、柯灵、桑弧、平襟亚、白蕉等文化艺术界名人私交甚笃。曾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文:萧芬琪)

【收藏「琪」观】松竹风骨

作者萧芬琪,中国美协会员、美术理论家、画家、香港大学文学院艺术学系哲学博士,为广东省岭东美术馆总馆长、《岭东》杂誌社社长兼主编、中国艺苑研究学会副主席、海外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香港美协创会秘书长等。

上一篇:係华人第一位 李安获英国电影学院奖终身成就奖
下一篇:【收藏「琪」观】东篱淡菊 傲骨寒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