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养生运动,可以使心气旺盛,心血充足,心脏搏动有力,周身血脉通畅,维持形体和脏腑器官充足的血液供给,保证形体和脏腑器官的营养供给,促进脏腑、经络和四肢百骸的生理功能活动正常进行,使精气血津液化生有源,气血充足。通畅的血脉,还可以排洩污浊和废气,祛除病邪,修复病邪对身体造成的伤害,预防疾病发生,促进病体康复。
![【中医防癌攻略】养生防癌宜适当运动](http://www.hkcd.com/userfiles/1612776704.jpg)
运动帮助提升人体阳气,有助预防疾病。
养生运动可以调动形体和脏腑器官阳气旺盛(生理功能活动旺盛),同时也需要形体和脏腑器官「阴气」(包括血液、津液)的含养辅助。若阴气不足,不能含养辅助,日久必然会劳损、耗伤形体和脏腑组织器官的阳气,给人体带来伤病,严重者伤及脏腑、经络和四肢百骸的生理功能,导致精气血津液代谢障碍,内生致病邪气,有可能罹患各类疾病或促发癌症。
中医的养生运动,历来强调动静相宜。动,是指形体要动,通过运动来提升人体阳气的推动、鼓舞、生发和温煦的作用,使人体脏腑器官和四肢百骸的生理功能活跃。阳气的生理功能活动,日常还需要有阴气的抑制、含养、滋润和滋生等生理功能作用相辅助,这是人体生理功能「静」的一面,与动相对,动静相宜。静是静养,静养有两个含义,一是运动后身体适当的静止,使阳气得到阴气的滋养和修复、脏腑组织器官旺盛的生理功能活动适当的减缓下来。静的另一个含义是「神静」,即:人的精神思想要安静、平和。人的精神思想,除正常生活和劳作要集中精神、要思考外,还要给心神、脑神和其他脏腑之神安静、修养和恢复的时间。中医的这个「神」,可以类比为人的精神、思想和心理功能活动,也包括心神和脑神对形体和其他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和支配。人体只有精神思想处于安静状态(如精神放鬆状态、睡眠状态、修习静功),阴气才能更好的养护并滋生阳气,劳作后的脏腑组织和四肢百骸才有机会更好的修整,恢复生机。
中医静养的方法有很多种:一是每次运动后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包括形体和精神思想的放鬆,以休息后疲劳得到缓解为宜。二是每日按时入睡,睡眠时间充足,半夜子时要进入深睡眠状态,每天保持睡午觉习惯。正午时刻,阳气隆盛至极并开始收降,阴气开始生盛,阴阳氤氲交合之初,不要劳动形体和心神。三是每日酉时以后,可修习静功(打坐或身体处于自由体位,全身放鬆,调整呼吸悠长,不做任何思想活动,注意力集中在调整呼吸匀速悠长,用意念感受气流经由鼻孔的出入),于睡眠前,通过调整呼吸、放鬆形体和宁静心神,促使人体气血平和、脏腑经络功能平缓,阴平阳秘,阳气渐入于阴气之中(理解为:阴气含养阳气),进而安寐(入睡)。
中医养生运动还强调「天人相应」,即人体运动要迎合季节气候的变化。春夏季,阳气生发生长,人们可以适当的多运动,可以汗出如水,以助人体祛除湿气,生发阳气,促使脏腑、经络和四肢百骸的生理功能,由秋冬季的收藏、抑制状态下,尽快恢复苏醒。秋冬季(香港多是晚秋和冬初),人体精气要收、要藏,不能过多消耗,人们运动时要适当减少运动量,不可过多出汗,以免耗伤气血。
中医养生运动的具体实施,需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状态和年纪不同,选取适当的运动方法。每次运动时可有小劳(略感疲惫),但不可过劳。青中年以跑步、行山、大小球类、武术(太极拳、太极剑、五行掌、八卦掌等)气功(养生功、回春功、强壮功等)等为宜。老年人(7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慢跑、行走、武术和气功(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郭林气功和养生功等)等为宜。
![【中医防癌攻略】养生防癌宜适当运动](http://www.hkcd.com/userfiles/1612170495.jpeg)
徐凯,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临床部临床教授、世中联肿瘤经方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香港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医案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中医预防和治疗各类恶性肿瘤、肿瘤併发病、癌前病变。
下一篇::有片|麦玲玲教你财位开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