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常:慈孝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结晶](/UploadFiles/cc/1504748807.jpg)
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 李晨韵 摄
中新网杭州9月6日电(见习记者 郑寓亮)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王守常这段引自《孝经》的阐述,也成为了于6日开幕的中华慈孝文化节暨浙江省宗教界开展 传承慈孝 五教同行 活动启动仪式的注脚。
在往届活动的基础上,此次的中华慈孝文化节通过邀请宗教各界人士,共同开展了 传承慈孝 五教同行 启动仪式,旨在为 孝 文化注入新的内涵。
中国 这两个字,是孝亲文化的载体。 王守常开宗明义的阐述了孝亲文化之于 中国 的关系。他解释说,这裏提及到的 中国 ,不仅仅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还包括三千多年曆史演变裏的 中国 概念。
中国 一词最早以複合词形式出现,是在一座已出土的周代鼎器的鼎底被发现的。 王守常举例说明 中国 二字的曆史渊源,他还说到在上世纪80年代于新疆考古出土的一副汉代护臂上,发现了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的字样,这更加说明了自汉代以来,便有了 中国 这一说法。
王守常认为 中国 的概念不仅仅是地理概念,也不仅仅是血缘的概念,中国应该是文明、文化的概念,他还表示,作为在中华大地上演进了三千多年的曆史文化要素之一,慈孝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大地的所有文化都是慈孝的概念和通义。
谈及在当下语境中讨论慈孝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时,王守常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在当下的价值(混杂),人心无所归属的时候,慈孝文化是对人们能够有所归属来说,非常重要的概念。但这个概念还附带中国的概念裏,作为所有价值观念的载体。
慈孝是五教的通义。在宗教经典与教义中,能找到许多与慈孝相关的教导:佛教裏有两部写作于魏晋南北朝的佛经:《佛说孝德经》和《佛说父母恩难报经》,还有道家老子说的 三宝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而在伊斯兰教、基督教实践思想中,也处处可见慈孝文化的因素。
王守常也表达了他对于中华慈孝文化节的冀望: 我们希望通过浙江省这样的文化集会,可以推动五教同行,进一步推动慈孝文化,进一步在今天的文化道德建设中起到它应该起的作用。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杭州灵隐寺、中国新闻社、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及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主办,由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杭州灵隐寺承办,并得到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浙江中华文化学院、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今日时报浙江办事处的大力支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