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报网讯】记者王艺桥报道:记者从28日瀋阳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瀋阳市委、市政府围绕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创新发展,出台了《振兴实体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共10个方面78条,打出了一套振兴实体经济的政策「组合拳」。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给实体经济带来重大利好。
注重「加」「减」组合拳
据瀋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发改委主任阎秉哲介绍,这次出台的78条政策措施,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既注重「减法」,又注重「加法」,二是聚焦先进装备制造业。
政府着力为企业「降本减负」,提出了将「零收费」和免徵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投资项目基础设施配套费试点範围由14个试点园区扩大到全市;免收建筑基坑降水污水处理费和水资源费;诚信企业免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34条政策措施,这些都将大大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对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同时,又注重「加」,「加」上的是政府扶持。新政提出了强化招商支持,突出了招大引强,如对新设立的世界500强企业直接投资和中国企业500强先进制造业企业,形成不含代建部分的实际固定资产投资给予5%补贴,在此基础上,对投资达到5亿美元及以上带动力强的特别重大项目可以股权投资或固定资产投资补贴加大支持力度,使瀋阳实体经济不断壮大。这些具体举措,都需要政府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四两拨千斤」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都体现了政府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
在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提出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成果转化、新型研发机构设立和科技人员激励等方面补贴奖励政策。如对创新主体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按研发设备投入额的30%给予补助,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所得税贡献地方部分给予全额一次性补助;还提出了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及推广应用和制造业智能升级的补助政策,全力推动瀋阳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迈进。
注重政策的落地和有效性
阎秉哲坦言,在这次政策措施的制定过程中,十分注重政策的落地和有效性。
首先是这次的政策措施突出了问题导向,注重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呼声,特别是针对企业发展需求和反映的最突出、最迫切、最现实问题,以及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和痛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的,同时,瀋阳还借鑒了外地的先进经验做法,因此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操作性和实效性,相信这些政策措施一定能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其次是将对政策措施逐条进行解读,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流程、责任单位和服务监督电话,并向社会公示。有关部门还将组成联合督查组,按季度对执行政策的责任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受理和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将检查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每半年对本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和效果进行总结评估,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下一篇::黄百鸣旗下天马公司投资鹤山影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