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手机靓号重出江湖 杜绝灰色交易考验监管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5月09日

动辄几万甚至几百万的手机靓号近日成舆论焦点,有声音称是运营商变相收费,可运营商真是 哑巴吃黄连 ,据悉,天价靓号背后是黄牛倒号挣钱,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手机靓号江湖存在诸多猫腻,法规不健全是主因,监管部门同样难辞其咎。业内专家认为,相关部门可组织公开拍卖靓号,将所得价款用于偏远地区的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立法规范手机靓号的归属与转让。

靓号加价?运营商又成 背锅侠

一个手机靓号售价高达几万甚至更多?《北京商报》调查发现,一个 1 99999999 号码,价格竟已飙升到558万元。无独有偶,近日有报道称,中国第一靓号18888888888以1.2亿元价格拍卖,虽然这已被北京移动确认为谣言,但也侧面反映出手机靓号的市场需求仍很旺盛。

据悉,手机靓号大致分为4种:连号、交叉号、生日靓号和情侣靓号。在某购物网站上搜索 手机靓号 四个字,即可找到相关店铺500余家。

有声音称,手机靓号交易是运营商变相收费,运营商又成了 背锅侠 。虽说所有的手机号码都来自三大运营商,但黄牛手中的大部分靓号都不是直接来自运营商。通信专家项立刚指出,手机靓号的利益链条大致分为三个环节:运营商将号码批给代理商,代理商通过少量加价把号码卖给下一级代理或者黄牛,而下一级代理再加价将号码卖给消费者或黄牛。通信专家康钊亦表示, 天价靓号全部都是渠道商干的。

事实上,天价手机号产链上的最大获利者是倒卖靓号的第三方代理商或 号贩子 。据报道,一些普通的手机靓号黄牛,每年利润高达十几万。

谁该为天价靓号负责?

天价靓号自上世纪90年代就已存在,一方面靓号资源稀缺,满足了一些人虚荣的心态,另一方面,这些靓号被寄予了特殊意义,部分用户不惜一掷千金购买。进入2000年,运营商监管趋严,暴利靓号有所收敛。随着黄牛近来再度 炒号 ,天价靓号重出江湖,价格相较十几年前已经高出了五六倍。谁该为这一现象负责呢?

《电信条例》和《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规定显示,禁止电信运营商 向用户收取选号费 和 以任何方式限定电信用户使用其指定的业务 。三大运营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都曾表态要重拳打击靓号加价、变现收费情况。项立刚认为,从明面上来看,三大运营商并未收取选号费,号码批给代理商后,靓号的买卖就是纯粹的市场行为,除非通信服务出现质量和胡乱扣费问题,三大运营商并没有义务去监管代理商和 号贩子 加价卖号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现有法律法规只是对三大运营商作出了规范,并没有对第三方号码交易环节做出规定,因此,监管真空也给了 号贩子 可乘之机。

制度漏洞如何堵?

天价靓号严重搅乱经济秩序,亟须溯本清源。

一方面,从流量偷跑、到提速降费噱头大于实际、再到靓号交易,运营商屡屡中招,该如何化解民众误解成为必须思考的紧迫问题。在天价靓号上,运营商下一步要坚决打击,规范号码的销售管理。

另一方面,有需求就有买卖,天价靓号交易灰色链条难以斩断,相关部门是否可以转换思路,允许靓号成为公开商品?付亮认为, 主管部门规定不允许买卖,需求又存在,结果导致买卖成了一个灰色的方式,私下买卖公开化,拿靓号寻租换取利益,给靓号最低消费要求支付预存款等等。 康钊称, 任何市场都有其需求,没有打压的必要。

业内人士建议,要铲除靓号产业链,简单地禁止收取选号费是不行的,相关部门可牵头尝试公开拍卖靓号,将靓号拍卖所得用于公益事业,或对其征收高额税金,这才是斩断灰色链条的根本之策。

□本报记者 王晓映

上一篇:联通:内地直拨美国每分锺0.5元以下
下一篇:中国电信总部将迁雄安?新闻发言人表示没听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