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时报讯】记者吴韵玲报道:「香港商界最关注的10件大事」进入评选阶段,香港广东社团总会青年委员会主任林凯章认为,「金管局设基建办为『一带一路』融资」、「英国公投脱欧英镑急跌」及「内地『双11』交易额破1200亿」为心目中三甲。他形容2016年世界风云变幻,香港有条件成为「一带一路」国家的集资及金融管理平台、贸易及物流中心,以及投资跳板。展望2017年,香港经济挑战接踵而至,他冀望香港人好好把握机遇,开拓新市场。
「一带一路」基建延伸多行业
林凯章认为,基建先行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首要任务,只有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才会顺畅。中国现正研究并手建设四条出境高铁线路。他指,基建是「一带一路」发展的第一步,会延伸至相关行业,在会计、法律、谘询、旅游、与设计等领域,为沿线各国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而香港向来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平台,海外投资及併购活动增加,亦令香港相关的专业服务需求增加。与此同时,香港可扮演「超级联繫人」的角色,如在香港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作为高峰论坛、国际会议的首选地,发挥香港专业服务和国际化人才的优势。
面对複杂的世界形势,香港有祖国做强大的后盾。虽然国家正面临经济结构性调整,经济增长将放缓。但「一带一路」、「互联网+」以及「中国製造2025」等经济政策的推行,将是寻求出路、维持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措施,有助促进经济整合转型,提高效率及提升生产力。因此,林凯章认为,金管局启动「基建融资促进办公室」,推动香港成为「一带一路」基建融资枢纽,以及内地双十一交易再创高峰,是另两件最值得关注的大事,标誌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以及「互联网+」的措施,已由「无形」逐步转化为「有形 」;是国家逐步落实的方针政策。港商应该把握好这些政策的机遇,寻找商机。
林凯章表示,本港金融体系稳定,市场开放,法制健全,都是配合「一带一路」融资的有利优势,而在创新科技、互联网技术以及消费者的消费模式方面,香港的步伐似乎就落后于内地。毕竟目前内地在网购、网上支付都非常盛行,亦促使居民消费模式的转变。港商及香港的研发机构,都应把握这些机遇,迎难而上,香港的广大青年亦应将眼光放得广阔和长远,多了解国情,汲取内地发展的正面经验,以免落后于人。
贸易保护是短视行为
对于英国脱欧,有利有弊,有利之处主要在于重拾移民、司法、贸易协定等方面的自主权,不利之处是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林凯章对此表示,脱欧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破坏英国与欧盟的关係,削弱双方的凝聚力,对欧盟构成伤害。对以英国为目标市场的香港企业而言,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英国脱欧,可能引发欧盟其他国家争相仿效,带来的冲击难以评估。他指,英镑汇率一度受挫,兑美元汇价创下了1985年以来的新低,进一步带动房地产市场,对中国投资者而言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同时,对国际游客有利。他认同反贸易保护主义,各国应从长远政策来看宏观经济,而不是短视近利。他又指,英国劳动力人口从2009年一直下滑,但英国就业人口中来自欧盟人数连年增长,英国相当依赖欧盟工作人口支撑经济,脱欧后出现的劳工短缺问题,恐会越来越严重。
图说:林凯章冀广大青年多了解国情,汲取内地发展的正面经验,以免落后于人。
下一篇::东南网香港站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