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汇展助中小企内地觅良机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7月03日
年轻一代从不缺乏好的想法和创意,但随着本港各行业趋于饱和,市场青睐「重资本」;加之疫情冲击,中小企业及初创企业受现实掣肘,纷纷把目光投向海外及内地市场。商汇展创办人汪展豪表示,内地市场虽大,但亦要提前做好当地政策、法规的相关功课,才能有备无患。商汇展作为策展平台,能帮中小港商融入「内循环」中,快速找到心仪的合作伙伴。他冀新成立国际汇商总会(IMA),能让更多未曾踏足内地及东盟市场的香港企业可透过IMA的平台得到更实际及直接有效的业务拓展。

汪展豪希望帮助中小企业及初创企业展翅高飞。
超前部署了解当地市场
商汇展是时艺媒体专为协助企业发展而设。十多年来,时艺媒体在内地、香港、澳门的中小企、政府部门推广及宣传的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擅长用创科手段实现观展者与互动多媒体之间的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3D投影和全息等。这些方式大大提升了观展者对产品的理解,也帮助不少初创团队「梦想照进现实」。
「产品素质是在市场成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汪展豪说,「多年奔走于内地,做生意的心得,即是你必须尊重当地的文化差异和市场规则,简单来讲就是读懂他们的玩法。」他回忆道,曾经不少港商以为用香港的推广方式和商品到内地投资一定成功,却因水土不服而失败。「究其原因就是盲目自信、不接地气、不去了解所导致。由己及人,香港的消费习惯和法规程式也同样具有独特性。」适逢当下港青北上发展的潮流,汪展豪决定利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和能力创立商汇展,来帮助本港中小及初创企业,做到「先了解,再合作,后投资」。

汪展豪(左一)在2015届香港国际影视展与嘉宾糖妹(左三),李子奇(左四)展示全息互动投影。
与规划核心城市达成合作
在如何避免企业走弯路和「踩坑」的方法上,汪展豪指出:「商汇展将与当地政府在税务法规,优惠及劳务等资讯方面直接对接。而政府亦会带领当地同等中小企及初创企业为参展者进行业务一对一的配对工作。我们会成立统一谘询中心,帮助客户收集、反馈及解决各种诉求。」同时,商汇展在初创企业申请BUD专项基金方面也可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扰。
目前,与商汇展达成战略合作的政府机构分别有广州、西安、重庆和南宁。汪展豪强调,届时展览将以巡展的形式在这四座城市举办,符合中小企及初创企业的需求,四座城市分别对应国家的不同战略规划选出,市场潜力巨大。「广州对应 『大湾区』;重庆则是西南双子中心城;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而南宁则面向东盟。
外循环强化香港「超级中介人」角色
可以确定的是,在「RCEP」协议和「十四五」规划下,通过「一带一路」和大湾区建设会让区域经济迎来新机遇,也强化了香港「超级中介人」的行政角色。汪展豪希望国际汇商总会能促进香港与内地、海外的交流,成为中小企业与世界各地的桥樑,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发展。(记者 傅之忺)

汪展豪参加2019届上海国际车展,并接受央视记者访问。
上一篇::
「KOL梦‧起航」计划助青年开拓就业路向
下一篇::
王冬胜连任总商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