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独」祸港已非虚言 必须加大遏制力度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1月07日

《今日时报》今日有一个专题报道,详尽揭露了一个名为「时代思进」的「港独」组织的成员背景及活动经过。报道内容使人看到:「港独」在港已经不再是一句虚言,而是已经发展为一股有组织、有行动和有纲领的政治力量,长此下去,必会对港人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各方切不可再等闲视之。

事实是,自年前行政长官梁振英在「施政报告」中针对港大学生会刊物《学苑》鼓吹「香港民族论」、「自决独立论」等提出警示以来,社会上对有关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普遍认为反「港独」属「小题大做」,甚至有将之视为特首「抽水」,对中央领导人严词谴责也感到有「杀鸡用牛刀」之嫌。香港到底有没有「港独」?所谓「港独」又是否真的足以对特区和国家造成祸害?这在港人社会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共识。

那幺,《今日时报》今日发表的专题报道,应该可以为这一疑问提供一个清晰有力的答案:儘管中央一再提出警告,「港独」不可为,一小部分人、主要是大学生,至今不仅没有丝毫放弃,而且正以更大的力度在变本加厉的推动「港独」,活动包括持续在学生刊物上发表「民族自决」一类的「港独」文章,假借本土抗日历史研究为名编造什幺「香港本土军队」,甚至订製和穿上「香港义勇防卫军」的军服联群结队走上街头;在活动中还提出要和「台独」合流,认为香港和台湾有着曾被外国殖民统治、如今同遭大陆打压的共同经历,因此要共同营造「台湾人」和「香港人」的身份认同,联手「抗中」和「争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时代思进」的主要成员,大多为大学毕业生或尚在校的学生,他们把持了校内学生会和学生报的权力,利用这些平台散播「本土」论和「港独」主张,把刊物直接送到同学以至其他院校、中学学生的手上。而这些似是而非的「本土」、「独立」主张,加上组织「香港军队」、往台湾交流考察等活动,在年轻人中不能否认确是有一定市场的,对不少大学生以至中学生来说,「港独」未必是他们认同的目标,但探讨和研究却不应该被禁止,甚至越是禁止越要讨论,中学「通识科」不能讨论「港独」,教育当局是已经下了文的,但效果如何,却只能说是「立此存照」而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又岂是偶然。

而在广大青年学生中,这种「渗沙挖墙」式的「港独」活动,接触多了,久而久之,就会「如入鲍鱼之肆久已不闻其臭」,慢慢也就会产生一点同情以至认同之念,当特区政府、建制力量以至中央要出手遏制「港独」的时候,他们就会为维护所谓的「思想自由」而站到「本土」和「港独」的一方,后果就是出现类似违法「佔中」和旺角大年初一晚暴乱的大规模激烈对抗,局面就是难以收拾的。

因此,「港独」绝非虚言,「港独」祸港更已经是一个摆在全体港人面前的严峻事实;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提出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任何人在这些问题上做文章,「中国人民决不答应」。「港独」已经踩上了「中国人民决不答应」这条「红线」,而与全国人民为敌,港人社会是否愿意付出此一沉重代价?港人社会又是否付得起如此沉重的代价?这是港人必须面对和不能再迴避的问题,而答案只能是坚决遏制「港独」,绝不能让他们把港人驱入「中国人民决不答应」这一严峻的境地。

眼前,对特区政府和所有爱国爱港人士来说,当前急务之一,是必须真正认清「港独」活动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勿因恶小而为之」,切不可再以「学生哥玩嘢」、「不成气候」等託词来掩盖事情的实质;一来激进「本土」派和「港独」势力是「货真价实」的,并非「不成气候」;二来,一旦要真的成了「气候」,那时想要收拾乱局,也就事倍功半以至难上加难了。

而从特区政府方面来说,当前在遏制激进「本土」和「港独」方面,必须做好两件事:

其一是防止激进「本土」和「港独」分子进入管治权力架构,从体制上加以杜绝,绝不能「养虎遗患」,眼前立法会刘小丽等四人的司法覆核案件必须作出符合全国人大「释法」的判决。

其二是对青年学生的教育。昨日,教育局正在为初中历史科教学问题的谘询结果进行研讨,包括什幺要「古今并重」,还要不提、少提「楚汉相争」、「王莽篡汉」等朝代兴亡,而要代之以什幺「政治、文化与社会发展」云云。历史就是由朝代兴亡交替组成的,而历史经验也就在这些兴替过程中,更何况,「楚汉相争」、「王莽篡汉」惊心动魄,绝非什幺「枝节」或「沉闷」。中史必须独立成科,更必须由真正唸过历史、懂得历史的人来编製课程和教科书,而不是什幺「教授接近独立成科的中史课程」。

上一篇:隔海观澜/请不要糟蹋中华文化/朱穗怡
下一篇:反腐辞旧迎新 打虎先打内鬼/马浩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