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以「本土」之名阻挠建「故宫馆」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1月02日

特区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应北京故宫博物院邀请,昨日在京出席故宫文物医院、故宫教育中心及表彰捐赠人士的「建福榜」揭幕典礼。本港商人陈启宗、许荣茂及杨钊荣登「建福榜」,彰显港人对保护国家文物的贡献。

而与此同时,特区政府将在「西九」文化区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决定,继续受到反对派的质疑。二十多名立法会反对派议员联名要求召开特别会议,要林郑司长到场就未有进行公众谘询一事作出解释,另有个别市民声言要「司法覆核」,一些报刊文章也指建馆为「文化统战」、显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云云。

有关做法,实已到了令人愤慨和无法接受的地步。故宫是全国文化和文物重镇,今同意在港设馆,并长期提供珍贵文物展出,对如此一件有利于提高港人文化生活质素和城市形象的好事,即使不大表欢迎,最少也绝无任何反对之理。而且,反对派提出的反对理由,如什幺未作公众谘询、绕过立会审议,不过都是表面之词,根本不足以否定在港建立「故宫文化博物馆」的重要性和意义。

事实摆在眼前,反对派要质疑「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兴建,根本不是为了什幺「程序公义」,而是要再一次掀起一场抗拒「一国」、鼓吹「本土」的政治争拗,煽动一些年轻人出来反对,把即将到来的特首选举及回归二十载庆典局面搞乱,用心是非常恶毒的。

因此,在此必须指出,在兴建「故宫文化博物馆」一事上,特区政府不仅不能畏缩、不能退让,而且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的坚持下去并且对反对派的一切谬论给予有力驳斥。

反对派提出的所谓未作公众谘询、未经立会审议等,都是不值一驳的。兴建故宫文化馆完全符合「西九」文化区的初衷和本义,在规划上并未有作出任何改动,而为了尊重北京故宫方面的决策过程,在未成事前不作透露、包括不进行公众谘询,完全是无可厚非的。

至于审议方面,项目由马会慷慨捐资三十五亿建造,政府不必向立会申请拨款,也就并无事先提交方案审议的必要。作为行政主导体制,特区政府在一些重大原则决策和施政上必须寻求议会的合作与支持,但并不是要事事被掣肘、全无主动性,特区政府的行政主导职能和权责岂非形同虚设、完全无法履行?

而更重要的是,反对派质疑和阻挠「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兴建,目的是进一步抗拒「一国」和鼓吹所谓的「本土文化」,甚至提出要以兴建「本土文化博物馆」来取代「故宫文化博物馆」。对于此种旨在反对「一国两制」的政治图谋,特区政府必须要更加坚定在港加强国家历史文化教育的决心,包括早日在「西九」文化区建成「故宫文化博物馆」,不予所谓「本土派」和「港独」分子以任何可乘之机。

上一篇:由乱致稳是港民心所向
下一篇:「迷你仓」安全大于经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