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华文化何来本土文化?/关 昭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6年12月29日

一身红底金花中式棉袄装扮的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在北京与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博士一起签字,落实「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明年在港动工,二○二二年落成启用。从此香港有了「故宫文化」,身价真係「零舍唔同」!

然而,只要好事是来自北京、来自特区政府,就一定有人出来讲「反话」、讲怪话,彷彿不如此就不会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

其中,有一个名为什幺「香港文化监察」的团体,其负责人质疑此举是「绕过」公众谘询和立法会审议,担心「开坏先例」,更有人质疑为什幺要建「故宫文化博物馆」而不建「香港本土文化博物馆」,甚至有人认为更应该建「李小龙博物馆」而不是「故宫博物馆」……

这些所谓质疑或建议,其无稽之处简直令人发笑和不齿。故宫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载体,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和整体中国人民,是一个历史文化的承传而不是任何政治力量的产物,以之来与什幺「本土文化」相比较、相抗衡,是绝对无知、荒谬之事。

所谓香港的「本土文化」是什幺?又能够与五千年中华文化相提并论、分庭抗礼吗?企图以所谓「本土文化」来否定故宫文化,不是蚍蜉撼树、太不自量了吗?

事实是,「本土文化」当然有其一定的源流和存在价值,在本港,经历了一百五十年的英国殖民管治又在文化上构成了「中西结合」的特色,如一些语言、俚语街道名称和建筑物风格就是典型,而特区政府和本港文化学术界研究「本土文化」的也大有人在,甚至已出版了不少专着。这和弘扬中华文化、故宫文化并无矛盾之处,而且,中华文化是根本、「本土文化」是分支,没有前者,又何来后者。侈言什幺「本土文化」而要排斥中华文化、故宫文化,只能是「港独」分子头脑发热的呓语。

上一篇:「故宫文化博物馆」提升香港地位
下一篇:反对派枉为人师/夏夕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