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水河
团结香港基金昨日举办「今日中国:政制与现代社会发展论坛」,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先生在致辞时,提出两个非常值得香港市民思考的问题:什幺才是衡量一个制度的好坏?认识国家与建好香港之间有何关係?
长期以来,反对派不断向市民灌输一个似是而非的道理:只有西方式民主才可以拯救一切。一些所谓「民主斗士」开口一个民主闭口一个民主,然而,近年来国际社会所发生的种种事例,包括特朗普上台、英国脱欧等等,都在说明一个基本的事实:西式民主救不了西方自己,问题反而越陷越深。当然,香港的反对派是绝不会承认这些问题的「存在」。
董先生昨日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国家选用什幺样的治理体系,是由其历史文化传承,并根据当时的经济社会水準以及人民的需要而决定的。「我们并不是否定民主的重要性,但如果把竞争性选举视为民主的主要成分,甚至是唯一的衡量标準,这个判断肯定是有失误的」、「当竞争变成政治化而人民又缺乏共同信念和国家观念,竞争性选举就很可能变成矛盾,或是贫富的对立,进而演变成阵形冲突,甚至国家分裂。」
中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选择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建国六十七年来,取得骄傲的成就。这是连西方社会都无法否定的客观事实。为什幺我们捨近而求远、捨优而择劣?如果能对这些治理的发展作出深入的思考,对于建设好香港无疑有莫大的帮助。
董先生昨日提出的这些看法,实际上是在对香港社会发出真诚的呼吁,只有深入认识国家的治理之道和思维策略,才能对香港的未来有所掌握。香港和国家实质已是命运共同体,只有多走一步、多一些了解国家,运用智慧客观探索和分析,才能为香港创建一条光明之路。
诚哉斯言!董先生的善意提醒,值得香港社会反思。
下一篇::梁振英确实「年轻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