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梁振英将于下月公布新一份施政报告,现正展开谘询。香港总商会昨提交建议书,促请政府将焦点集中于提升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以及团结社会各界。当前本港面临的最新情势,是梁振英宣布不竞逐下届特首选举,其任期将于明年6月底完结,令人对这次施政报告内容的可延续性有所顾虑,担心出现人存政举、人走茶凉的情况,下届政府会否「照单存收」成为疑问。因此也给这份施政报告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轻重缓急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谋划好未来施政路向,真正推出务实可行,兼顾短、中、长期的好措施,做到继往开来,在现届政府与下届政府实现平稳延续,加紧落实政策为民造福,化解当前社会激烈的矛盾,这是写好一份施政报告的特有挑战,亦是应有之义。
在过去一段时间,梁振英与相关官员广泛聆听意见,并吸纳为施政报告中的具体决策,相信通过集思广益,新一份施政报告应能充分反映香港亟需面对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关解决方案。聚焦发展经济及改善民生这一宗旨,从来都是重中之重。本届特区政府取得的成绩,包括加强与内地经济联繫,积极回应「一带一路」、「十三五」规划,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利用「超级联繫人」平台,充分发展本地金融、专业服务,强化香港固有优势;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本地科研及相关产业发展,以创科带动发展,促进经济转型,提升香港竞争力;民生方面,致力增加土地房屋供应,纾解市民的住房需求。在扶贫、安老、助弱、医疗卫生事项上,亦推出了更多的支援政策,回应了市民诉求。以上领域,涉及民生和发展的核心要义,无不是广受市民关注,亦符合市民所需,政府的这些规划和政策,应该得到持续贯彻与落实,不能半途而废。
不光如此,面对香港政治经济社会出现的新变化,施政报告在提振经济应对挑战,以及摆脱政争共保繁荣方面,须有更多着墨。根据香港总商会的调查,73%受访会员认为香港竞争力在过去12个月有所下降,比例从2011年录得的42%不断攀升,认为本港面临的挑战,从过去的周边环境,变成由政治及内在因素主导。自违法「佔中」以来,香港的社会风气趋向激进暴力化,甚至出现了危险的「港独」和「本土自决」,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些港人特别是青年人对现实不满和对前途失望,需要政府集中精力,从改善经济、就业、教育、房屋及社会制度等方面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最大努力寻求发展,并抚平社会的撕裂。同时,政府亦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遏止「港独」,避免「一国两制」受到沖击,危及香港自身,这是一切的大前提。
总之,施政报告的内容,只要紧扣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希望特首梁振英带领特区政府管治团队继续综合施策,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着力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坚决维护国家统一,保持社会政治稳定」这五点要求,以此为宗旨,相信无论是谁担任新特首,都能够做到工作的平稳衔接,政策上继续为民服务。
今日时报评论员 周武辉
下一篇::建制选委必须明大义顾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