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欧盟疫苗护照的启示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7月03日



香港疫情受控,目前本地零确诊持续,维持40天「清零」,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是时候考虑恢复经济活动,而本港经济要持续向好,要依靠与内地和国际及早通关。欧盟7个国家1日首批发放「疫苗护照」,向已经接种疫苗的居民免除入境限制,该「数码绿色通行证」将从7月1日起在整个欧盟生效,以便放宽旅行限制,促进人员流动和经济复苏;此外,欧盟正与许多国家和地区商量互相承认「疫苗护照」事宜。



「疫苗护照」通关已是大势所趋,接种速度很快的地方,开始尝试逐步开放互联互通,香港若不想持续「封闭」,接种疫苗就不能再拖慢下去了,如今既要争取将本地「清零」的良好趋势继续保持,更要确保疫苗接种计划取得成功,才能真正实现全面经济复苏和恢复正常对外交流。



虽然当前全球疫情仍然严峻,但亦露出曙光。疫苗作为最有效的武器,现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均把重点放在疫苗接种上,全力提升接种率,以尽快克服疫情、实现复常,而成效也开始显现。欧盟成员国保加利亚、德国、希腊等国家已发放「疫苗护照」,法国预计9日落实。欧盟官员指出,最近几周的感染人数持续下降,表明疫苗计划取得成功。



欧盟委员会表示,下一步将允许更多来自其他低风险国家、且接种完疫苗的游客入境。显然,疫苗计划获得较好进展的国家和地区,有助解除限制,经济复苏能够快人一步,而「疫苗护照」是全球因应「与疫共存」的现实,恢复人流往来的新模式。民众若想免检疫通关出行,接种疫苗则是一项必要条件,愈早接种,将愈先享受此待遇。



欧盟成功推出「疫苗护照」的经验值得香港参考。随着本港控疫趋势向好,有条件与内地和国际商讨正常通关,缺的只是提升接种率,建起群体免疫安全屏障。现时香港的接种率约21%,远落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本地既担心外来输入令防疫破功,外地也担心香港输出个案而影响经济复苏步伐。



政府近期宣布推出「全城起动、快打疫苗」计划,商界和众多机构也陆续提供奖赏激励,鼓励市民接种,取得初步效果,相信「疫苗护照」可以成为重要诱因,说服更多「疫苗犹豫」的市民。



笔者认为,港府应超前部署,在全力「谷针」的同时,做好与外地通关安排的研究和规划工作,尝试先与疫情低风险地区协商建立「气泡」,进行接种疫苗的数据互认,逐步放宽接种人士免隔离出入境,并制订合理的「熔断机制」,积极跟进即时调整,在疫情防控、通关需要和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为互联互通迈前一步,亦助推高接种率。



市民若想自由通关出行,则应尽快接种,能打尽打。世卫组织批准将国产科兴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确认该疫苗符合安全、有效和生产领域的国际标準,港人想打有打,要知福惜福。香港始终需要恢复与内地以及国际的往来,面对各地纷纷通过接种疫苗开关复常,本港不能落后于人,否则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今日时报评论员 周武辉


上一篇:【商报时评】「断缆」暴漏洞 防疫须从紧
下一篇:【商报时评】冀早推安心出行3.0 为通关做好技术準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