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积极打疫苗 接种是好事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7月03日

昨日是端午佳节,亦是本港复必泰疫苗首日开放予12至15岁青少年接种,全港多个接种中心都有不少家长陪同子女前来打针。有人借「糭」、「踵」谐音戏言,接种后,好事自然接踵而来。无论是为了恢复线下授课,保护全体在校人员的健康安全,还是有出境出游需求,早日完成疫苗接种都是一件大好事。不止青少年,全港市民都应积极打疫苗,令香港早日构筑起群体免疫。

接纳专家委员会意见后,港府上周宣布,将接种复必泰疫苗的最低年龄限制由现时16岁下调至12岁。这一决定是经过专业评估和安全考虑而定。根据药厂临床数据资料,12至15岁的青少年接种两剂复必泰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比成年人高,几乎可百分百预防发病,而副作用与成年人相若。因此,青少年完全可以安心打针。

况且,青少年接种疫苗后更是好处多多。其一可以全面恢复线下校园教学活动。早前教育局透露,当学校接种率达七成以上,就有条件恢复全日面授课,这对在家上网课一年多的学生及家庭来说,绝对是期盼许久的事情。多项国际调查显示,网课教学质量远远低于面授,孩子长期不参与班级、群体活动亦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比如疫情期间出现焦虑、抑郁和孤僻等心理问题的比例大大上升;而且,长期网课亦会给家长造成很多心理压力乃至额外负担。所以,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希望学校早日恢复面授课,而要达此目标,就需要学生、教职员工以及家长一齐行动起来,积极打针,只有这样才能令校园在新学期前实现七成以上的接种率。

新学期面授课是鼓励青少年、老师及家长打针的动力之一;此外,即将到来的暑假亦是另一打针诱因。在昨日疫苗接种现场,不少打针的学生都表示,希望完成疫苗接种后,可以在假期与同学朋友聚会游玩;也有学生及家长期盼打完疫苗可以出境旅游;更有学生在暑期有海外升学、游学等计划,更需要接种疫苗。总之,要想生活早日复常,较正常地开放关口,逐渐恢复国际交往,必定离不开疫苗接种。所有有如上计划和需求的学生、家长乃至其他市民都应该早日安排打针。

应该说,港府今次放宽年龄限制是审慎而及时的,有客观充分的科学依据,亦满足了青少年的需要。与此同时,在青少年接种工作安排方面,也做得比较周到稳妥,让学生、家长及老师们可以更便利接种疫苗。比如在社区疫苗接种中心,为他们提供特别预约及接送服务;如果某学校接种需求较大,还可提供外展服务,让疫苗接种工作人员进入学校打针,有大专院校已与港府商讨到校为师生接种疫苗,其他中学亦可採用到校外展接种服务,以此带动学校打针积极性。

儘管青少年接种实有必要,但根据政府疫苗接种统计数据,过去几月,青少年和老师群体打针的意愿明显很低,本港学校教师接种率只有逾18%;而16至19岁的接种率只有1.9%。希望疫苗接种年龄放宽后,本港青少年和老师、家长都能尽快行动起来,为自己为学校为家庭,积极打针。(今日时报评论员 赵燕玲)


上一篇:【商报时评】各出奇招谷针 尽早走出疫境
下一篇:【商报时评】落实好新选制 实现良政善治

分享到